1492 无轴胜有轴(1/2)
“嗯,这个……”
“算了,小李,你来给肖总介绍一下吧!”
看到肖锋问的问题这么外行,马总也不知道该怎么给肖锋讲起。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而且他毕竟年纪也大了,这一天下来来回奔波上千里,这时也确实有些累了。
索就吩咐和自己过来的学生,给肖锋讲解一下这泵推的原理。
而肖锋倒也并不在意,反倒是表现出了洗耳恭听的态度。
毕竟他作为一个外行,对于这潜艇领域了解的还真不是特别多。
如果说飞机方面,他作为一个伪军迷,还勉强能称得上是一个半吊子。
那说起这个海军,他就是个全盲了。
尤其是潜艇,这种战略大杀器,平时在外面露脸的机会也不多,肖锋就更是不了解了。
小李是一个带着金丝眼镜,大概三十左右的年轻,
梳的油光锃亮一丝不苟,和那些邋里邋遢的理工狗形象可完全不太一样。
这时马院士让他来给肖锋讲解,小李倒也丝毫没有怯场。
先是认真的打量了肖锋几眼,然后就开始给肖锋讲解了起来。
“其实说起泵推,倒也并不是什么先进的理念,早在上世纪就已经有了。”
“最早是应用在鱼雷上,后来还应用到了很多船舶上面,主要是用于临时加等等。”
“在急加,和静音方面,这种泵推技术确实是有优势。”
“但如果说真正最有价值的方面,那肯定是应用在潜艇上,因为这种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潜艇的静音效果。”
“而对于潜艇而言,静音那就是生命力!”
“至于说起我军的潜艇,这个肖总想必你也听说过那个笑话。”
“米国就曾经说过,我们的潜艇一启动,他们在金兰湾都能听得见……”
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著名笑话,虽然有点夸张的嫌疑,但说的却也是事实。
那时候,咱们的潜艇,连静音瓦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呢!
所以虽然那时候,咱们也有战略核潜艇,可实际上米国却根本没把咱们的潜艇当回事过。
甚至就连他们的小弟本
,也曾经用常规潜艇和咱们的核潜艇较量过,说实话那次的
况非常不乐观。
这样的况,直到后来,前苏联解体,毛熊为了钱来了个大甩卖。
咱们从毛熊手里购买了大洋黑的基洛级潜艇之后,才大大有了改观。
那时候咱们才知道,特娘的,原来家在潜艇的铁壳壳外面居然还铺设了一层静音瓦哇!
难怪,儿子的潜艇声音那么小!
后来,咱们又通过一些手段,从毛熊手里搞到了这静音瓦的生产技术,这才让咱们的潜艇在静音技术方面提升了一大截。
不过那也是相对而言,真要是和米国的潜艇比起来,咱们的潜艇在噪音方面,最起码比
家还要高出二十个分贝。
为啥?
原因很简单,咱们潜艇的动力系统不行,导致咱们的潜艇外形设计有缺陷。
家米国
的潜艇,都使用的是水滴形的单壳体了。
咱们使用的还是双壳体!
而且家使用的都是水滴形的设计,而咱们的使用的还是
背型设计。
虽然双壳体比起单壳体,在浮力方面又那么一点点的强处,可实际上在内部装载量,以及机动,和噪音方面,那差的都远了去了。
咱们的双壳体,背造型,其实也是仿毛熊的设计。
没办法,谁让咱们的潜艇设计体系,就是从毛熊那边得来的呢。
可家毛熊之所以采用这样的设计,虽然是因为动力系统差,但
家可以采用加大艇身的理念,来弱化自己的缺点。
家的体量大啊,从四万多吨的台风级,到现在小两万吨的北风之,哪个拿出来不是大家伙?
按照毛熊家大业大的尿,
家可真是不计成本的给你堆料。
钛合金艇壳什么的,那都不在话下,这样的潜艇,咱们可造不起。
就算能造出来,咱们也养不起,这不符合咱们海军的一贯调。
所以近些年来,咱们也一直在想走西方的路子。
而马院士在这方面则是一个排兵,尤其是在泵推理念方面。
其实说起泵推,这玩意英国,法国
和米国
,早在上世纪就应用在他们的潜艇上了。
不过一直没有大面积推广,因为他们使用的是有轴泵推技术。
说白了,和以前的潜艇比起来,就是在潜艇后面的螺旋桨的外围装了一个整流罩。
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螺旋桨搅动气流,引的噪音。
以现在的潜艇技术而言,现在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