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吃不死人的,这肯定吃不死人的(1/2)
李家有田,还蛮多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根据唐授田制,壮男子授田八十亩,老授田减半,如果户主是孤寡
子则三十亩。
但田是田,其中分永业田,和分田,分
田你死后,官府要回收的,永业田才是可以自由买卖,以及决定种什么东西的。
老李家有永业田一百二十亩,都在户主老爷子手上,再困难没卖过田,分田有一百六十亩,是老爷子,老爹,老娘,叔叔的分
田。
分田只能种粮食。
粮食要税。
男丁一年两石,布二丈,满十五岁就要
,
够四十年就不用
了,往后可能会变短,但皇帝还没有减免。
家里就有四个要
,没错李戚氏也有税要
。
丁税是
税。
然后还有田税,看你家有多少亩田,又叫赋税,这不多,但也一一样大开支。
还有户税,就不是按了,是按户,分户有好处,可以分到一块宅基地,可以建房子,也可以买更多的田。
但老李家明显没有到分户的时候。
老李家一部分田自己种,一部分田租给官府种,官府会叫犯了轻罪,或者一些外地流刑配的百姓去种这种田。
虽然看似田多,但是产量少啊!
上等田一亩才产三百多斤粮食,两石多一点,好一点的三石,但那是上田,是肥田,还要耕细作。
堆肥种田在宋朝时候形成,南宋时候已经比较完善,那时候屎尿还可以卖钱,街上还有公共厕所。
唐朝没有。
而且说是有这么多粮食,但晒谷之后又会轻一些,还要留种,种粮就要留下许多来,毕竟唐朝种田没有育苗,都是直接撒种子的,很容易被鸟兽吃掉,还有各种杂要
工清理,所以粮食除去
税,除去留种,真心不能留下太多做
粮。
留下做粮也要舂米,许多糠麸,所谓糟糠之妻,就是舂米不仔细,导致吃饭有许多糠的老婆,不过一般用于自谦。
麸皮也是有用的,可以用来喂马,喂牛,喂羊……
老李家就有一牛,不过不在这里在农庄,平时佃户租用,倒是有匹马是在这里的,可是老爷子舍不得它
农活,吃得比李郸道
贵,因为它能赚钱,驿站有时候会借用他,县官老爷有时候也会派衙役过来借马,撑场面,虽然它有一点点老了,已经不能上战场了。
还有两只羊,也不在这边,这里是城里,要到城外,田边,用来活休息的农房中去,一般是李郸道担起这个责任,带着丫丫小妹。
李家有书,传家宝,全家家产卖了都没这几本书值钱,也算耕读世家。
一本论语。
有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的重要。
还有春秋,诗经但春秋不全,诗经也不全。
老爷子计划一年买一本书,可惜没有计划成功,几年都是勉强过活,打细算。
但至少李福德成了读书,老爷子把他安排到了四门馆读书去了。
“隔壁陈家已经揭不开锅了,开始典当他老婆的饰了,一共也没两件银器。”李戚氏叹了气。
老爷子道:“等晚上,给他们家送升米去,咳…,当年陈再崇和老子我一个队的,可惜了,咳…,我回来了,他没回来,他们夫妻俩又新丧了幼子……着实可怜,现在快太平了,帮衬着一些,叫他们渡过难关。”
李福成点:“明
要去药肆进些药材……”
老爷子道:“你这药铺开了也没见有什么用我这一个咳嗽都治不好…呵忒!”老爷子又吐出一老痰。
李福成尴尬得摸鼻子。
老爷子拄着杖,转身到房里,听到一声翻找的声音,然后又有合上了柜子门的声音。
出来时拿了一杆小秤,一包绢包着的东西。
把娟打开,玉手镯,金戒指,玉扳指,还有猫眼石,都是从死身上,敌
身上拔下来的,这是老爷子当年的战利品。
之前买铺子的时候,把其中好几件宝贝拿出来了卖了,三十几两呢!
要不是惦记着自己第二个儿子读书,家里拥有的田产在李郸道没成年之前已经不能再多了,全部得换成田产来,那个铺子,如今老爷子也后悔,觉得花了冤枉钱。
拿出一些碎银子,又把一根银鱼儿,用剪刀减下来一角。
拿小秤一称,眯着眼,挪着秤砣,看清点数。
“一两三钱银子!”
如今银贵,现在开元通宝还没出来,并非一两银子在八百文到一千文之间。
现在用的是五铢钱,隋朝的时候铸造的,新朝的钱在铸造了,但是行量还少。还有就是私钱很多,根本不足重,有的甚至用铁钱代替铜钱…叫小钱,也有比较大的铜钱,叫大钱,比较足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