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九十三章 爷们儿就得穿铁甲(2/2)
不好跳出去说,你们不准用我书里的角色名字给自己拉流量去。
那样反倒成了给那帮打广告。
而且他自己还获得不了任何好处。
说话间,车到汉服店门了。
关荫一看有点小吃惊了。
这店好像没想的那么小啊!
他对汉服的印象一直都是……
怎么说呢,家别的都穿自己的服装,我们要敢穿,那肯定打上黄汉的标签。
另外,一些趁机捞钱的商家也很该死,那帮王八蛋,一件汉服打上“纯手工”的标签,只要你给一两千都是良心,据说还有什么“古风汉服店”,这名字就不吐槽了,你一定打上古风两个字试图啥?暗戳戳表示别
改良的比较适合现代
的汉服就是异类了吗?
就这些店铺,据说一件褙子要几千都是少的。
这帮愣是把本该推广的传统和文化打造成只有
好者们砸锅卖铁才能跟得上的“高端”产品了。
他见过的最多的汉服店,大部分都是比裁缝铺大不到哪去的小店。
但这时空他不用管这些,你就是穿龙袍满大街晃悠也没搭理你。
所以,几乎所有服装店都有专门汉服版块儿。
只是这一家专门做汉服的小店实在大了一点。
这恐怕得赶得上一家上百的小公司的面积了吧?
小老板解释:“店铺是我家的,当初买的时候还算便宜,现在也不知道啥,我就开了个服装店,一楼作展览,二楼谈合作,三楼是工厂,后
还有一块区域是专门的体验区,也是我们开始做古装甲胄之后才开的,都我家的,所以才敢铺开这么玩儿。”
狗大户真他娘的任。
进门一看还真是狗大户,一楼穿着美美哒襦裙,笑容可亲的接待小姐姐就有三个,还有专门负责导购的,光一楼的员工就有十多了。
二楼可是制作区,想必工更多。
关荫打过招呼上楼一看心里高兴了。
还算少了,五六个掌握机器的,两个设计
员,还有一位专门负责盯着过程的监督员,另外还有十好几位顾客现场看着给自己制作,听
家聊天那就是平时穿的。
工厂和楼下完全不一样,二楼几乎不比现代小公司差到哪。
那是纯粹的怎么方便怎么来的办公区域,压根不是他所熟悉的那种刻意把店铺装扮成“古风”味道的那种小皮包商店。
一圈转下来,关荫先找要打广告的那款甲胄。
得看看实物,总不能连他剧组的那些比较良的甲胄都不如吧?
还别说,家制作的甲胄真比剧组的
良百倍。
黑铁,黄铜,红里衬,但这不是仿古工艺。
那是纯现代审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