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相逢始于囊中羞涩(3/5)

就叫陈岁岁吧,不过小名还是很接地气,叫牛牛。

陈岁岁心里着急,三天才过来这么一支商队,若是就此错过,自己还上哪找人去?便远远的跟着,落得远了,便紧跟上几步,始终保持二三十丈左右的距离。

万一,自己这么跟着,对方不乐意了呢?

陈岁岁不愿放弃,主要是他心里着急。

商队竟然还带了一条狗,陈岁岁撇撇嘴,就这狗咬他一下也行啊,自己顺势打死它,不仅能要点钱出来,还能吃顿好的。

马车里,成是非还惦记着后面跟着的那个少年,他开口说道,

“元大哥,他这么跟着咱们,是不是意图不轨啊?咱俩可是车队雇来的护卫,要不我去会会他?”

元夕心中其实也在考虑这个少年究竟意欲为何,毕竟之前所言只是他猜测的,而这个猜测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是他猜测不到的。

他对少年背后的故事,更感兴趣。

虽然他在天虞山长大,但是他并未亲身感受过什么叫人间疾苦。

听成是非这么问,他对着跃跃欲试的成是非说道,

“你可以试试,不过小非,我问你一个问题,这官道是你家的么?”

成是非悻悻然的坐那儿,撅着嘴,一脸不忿。

看得张仲谦心中好笑,便开口说道,

“小非,元公子说得不错,即便那少年心存歹意,在他未出手之前,我们先动手也不在理,况且他已经暴露,如果想动手早就动手了,何必如此?”

成是非一听,点了点头,故作深思熟虑状,然后一瞪眼说道,

“我知道了,他可能有同党,怕咱们跑了,就这么跟着。”

张仲谦看着自己这思想单纯的小舅子,笑着说道,

“小非,你适合去当土匪。”

成是非一脸好问道,

“姐夫,为啥?我长得凶么?”

元夕在一旁说道,

“你要是土匪,是商队的福啊!”

张仲谦在旁边连连点头

成是非更懵了,开口问道,

“元大哥,怎么是商队之福呢?爹可说过,干一行爱一行,我要是土匪,可没这么好说话,肯定恶狠狠的。”

元夕轻飘飘的说了句,

“你跟逗非狠去吧!”

成是非一听,“哼”了一声,不再搭理二人

想了片刻,他冲着车夫喊了声“停车”。

马车停下,成是非下了马车,正在车队最前面跑着的逗非嗖的蹿了回来,蹭着成是非的鞋面。

车队继续上路,有一个人跟着车队遛狗,有一个人跟着车队。

成是非下马车的时候陈岁岁心中还是一喜,以为对方终于按耐不住了,想要对他出手了。

尤其是看到那条狗跑回来的时候,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恶犬咬向他的裤腿,他勇斗恶犬的画面。

裤子给咬个口子就好了,可别咬到肉

从小他就知道,可千万不能被狗咬了,不然得了恐水症,功夫再高也没用,那是会死人的。

陈岁岁会武功,一个山野少年竟然会武功!

沿着这条官道再前行五十里便是辛陵城辖下的一个镇子,叫做龙江镇,陈岁岁的家就在镇子以南三十里的陶家堡。

陈家在陶家堡是外来户,到陈岁岁这辈不过是第四代。

不知是何原因,代代独苗,这也是为何他爹知道他是个带把的时候那般激动的原因了。

陶家堡旁有个山,叫做南山。

陶家堡大部分人都姓陶。

王朝建立之初陶家堡祖上是出过能人的,据说官拜荆州将军一职,陶家祠堂的香火一直很旺。

不过曾经的辉煌并未荫及后世子孙,百年之后,陶家堡已是没落,只留下老人口中的故事。

陈岁岁便是听着陶家老人的故事长大的。

陈岁岁有一个秘密,那个给他讲故事的陶家老人,教给了他武功。

陶家堡的人都不知晓,甚至连他爹妈不知道,。

那个老人很孤独,不知为何,他并未婚配,孤身一人

人性情不是很好,尤其是酒后。

他叫陶隐。

听父母说,这个叫陶隐的老人虽是陶家堡人,但他那一支祖上早早搬离了陶家堡,只留下祖宅,不知为何,这位名叫陶隐的人在四十左右的时候突然归来,便在他家老宅住了下来。

陶家堡的人倒不是如何多看不上这个本家,是这个本家不大爱说家常话,净说些庄稼汉听不懂的胡话。

再看看南山根下他种的那些个庄稼,真是没眼看。

陶家堡的人从这位本家口中学到了一句文绉绉的话。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