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山寺一空门(2/5)
曾经以山居士自称的霍弃疾想起了天虞山的时光。
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在一座山中隐居一十三年,还带着一个孩子。
生壮年,与青山为伍,与野兽做伴,又有几
知,又有几
做得到?
仰天长啸,惊起一群飞鸟。他不禁放声吟道,
“白空垂三千丈,一笑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与貌,略相似。
天下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叫、云飞风起。不恨古吾不见,恨古
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吟罢,他一甩衣袖,鞋尖轻点石面,若飞鸿,又似游龙,几个起起落落,便飞掠了几十丈。
沙沙沙,前处传来竹扫帚扫地的声音。
霍弃疾止住身形,负手而立,看了眼前方,然后继续抬脚,慢慢登山。
一老者,身着僧袍,顶僧帽,双手持扫把,在一级一级地扫着石阶,老僧面容清癯,胡须灰白,青灰色的袍子已洗得白。
听闻有上山,老僧停手侧身,拄着扫把,看向山下来
。
霍弃疾走到老僧跟前,止住脚步,面向长者,行了一礼,老僧还了一礼,霍弃疾复登山。
老僧继续扫地,不过中却是缓缓说道,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霍弃疾闻声,止步转身,对着老僧再行一礼,开说道,
“谢大师!”
老僧侧身,算是受了半礼,开言道,
“居士有礼了,大师不敢当,老衲不过是一老僧,随唱了句偈语,居士客气了。”
霍弃疾道,
“大师是我眼中的大师,老僧是老僧心中的老僧!”
老僧眉毛微动,单掌立于胸前,行一佛礼,
“阿弥陀佛,居士佛法妙,是老僧着了相了。”
霍弃疾还了一礼,没有多说什么,慢慢上山。
老僧看着登山的来客,唱了句佛号,继续慢慢扫地。
半山腰处,有宏伟寺院建于此处,正门悬挂一匾额,上书三个大字“释空寺”。
据史书记载,“寺”原本为前朝官署名称,后有天竺僧摄摩腾和竺法兰牵白马驼经文从西域来到中原,暂住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的鸿胪寺。
后有帝者命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驼经,取名“白马寺”。之后僧院多以“寺”为名,如今“白马寺”依然是洛月城香火鼎盛之地。
而武僧,则在大晋王朝建立之初,被大晋王朝的缔造者司马重火送到了远在凉州的石昆城,释空山。
而这个“释空寺”三个字,正是由司马重火亲手所书。
释者,来自佛祖之名也,空者,佛之境也。
释空山因释空寺而得名。
寺前广场不小,有武僧在此习武。
看数,约么数百之
,皆剃受戒,身着僧袍。
霍弃疾微微皱眉,这释空寺何以这么多弟子?
不过以他的眼光,看了几眼便是了然,这些武僧所练皆是招式,并未有内功,不过单凭气势,释空寺的弟子,便是不俗。
见有客来,有小沙弥上前,双手合礼问道,
“请问居士来释空寺是上香还是访?”
霍弃疾看着这个不大的小沙弥,倒是想起了自己的弟子元夕,他开说道,
“我欲求见贵寺掌门方丈,可否方便引见?”
小沙弥说道,
“居士还请报上名号,待我通传方丈大师,若是居士不愿在此等候,可与我寺等候。”
霍弃疾言道,
“有劳小师父通传,你便说山居士求见贵寺方丈大师,我在此等候就是了。”
小沙弥行了个佛礼,便寺通传。
霍弃疾闲来无事,便远观武僧练武。
空闻拎着武棍,在一众子弟面前来回巡视,哪名弟子的动作不到位了,他便是一棍子过去,动作到位,疼长记
。
远远瞥了眼来,他只觉得眼熟,恍惚间觉得是那个他,不过十多年未见,曾经的翩翩公子,似乎沧桑了许多,让他不太敢确认。
当那回过
来看一众武僧习武的时候,目光穿过一众武僧身影,空闻心中“咯噔”一下,的确是他。
瞥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空闻来回走着,继续敲打弟子。
小沙弥从寺门走出,步子有些快,小跑到霍弃疾跟前,听见动静的霍弃疾转过身来,看向有些急促的小沙弥。
小沙弥有点气喘,但不忘行一佛礼,吸了气,略缓了一下,开
说道,
“让居士久候了,那个,那个,方丈大师不知道山居士是哪位贵客,所以,所以……”
霍弃疾笑了一下,这个小沙弥怕是才上山不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