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2)
无怒意,反对陈夫子摆手道:“夫子请勿动怒。荀巨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是好事啊。我们在课堂上自由讨论,皆是为了大晋朝昌盛繁荣,夫子应该为有这样优秀的学子高兴才是啊。”
陈子俊勉强压下怒火,点道:“谢先生说的是。子俊一时失态。”
谢道韫又看向众学子:“今课堂,
皆可畅所欲言,意在探讨,无分对错。只要在课堂探讨的范畴之内,本席和陈夫子绝无责罚。可还有
要发言?”
马文才起身行礼:“先生,学生有话讲。”
谢道韫点:“请讲。”
马文才道:“学生以为,巨伯兄适才的言论有失偏颇。北方确实仍有隐患,可经桓老将军二次北伐,周边各国暂时很难有实力再发起大规模的进攻。近几个月里有几次小规模的骚扰,可自桓玄将军坐镇北方以来,他们每一次都是吃尽了苦。如今那些北方蛮
,听见桓将军的名字便闻风丧胆。我看他们就算有贼心,也没贼胆。
再说内忧。不错,如今豪门大户确实是占地万顷,可占田制与荫客制在实质上减轻了百姓的赋税负担,百姓的子可比前魏实行屯田制时好过多了。至于说君臣错位……在学生心中,圣上一直端坐在龙椅之上。只是不知在巨伯兄心中,已认了哪位‘不臣之臣’为未来的君主?”
马文才说最后那句话时依旧平心静气,荀巨伯却心一凛。他分明是在说他有不臣之心!
荀巨伯道:“文才兄明知我不是那个意思,何必要强行曲解呢。”
马文才拱手道:“不敢曲解。文才只是分享拙见,如有得罪请巨伯兄见谅。”说完眼睛却往桓是知望去。
桓是知只作不知,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
荀巨伯适才“祸在庙堂”的结论,谁都听得出是在批评他们桓家权势过大,功高盖主,她听了自然颇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