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有事当如何(2/6)

骸骨滩鬼蜮谷,云霄宫杨氏“小天君”杨凝

五陵国边境,浮萍剑湖郦采的嫡传弟子隋景澄。

那座仙府遗址,小侯爷詹晴身边的水龙宗祖师堂嫡传白璧。

好像修行路上,那些关系脉络,就像一团麻,每个大大小小的绳结,就是一场相逢,给一种天地世间其实也就这么点大的错觉。

渡熙熙攘攘,喧闹得不像是一处仙家渡,反而更像是世俗城池的繁华街道。

因为接下来的十月初十与十月十五,皆是两个重要子,山下如此,山上更是如此。

一个是三大鬼节之一,一个是水官解厄

而水龙宗会在对外开放的龙宫天,接连举办两次道场祭祀,仪式古老,备受推崇,按照不同的大小年份,水龙宗修士或建金箓、玉箓、黄箓道场,帮助众生祈福消灾。尤其是第二场水官诞辰,由于这位古老祇总主水中诸多仙,故而历来是水龙宗最重视的子。

除了那座巍峨牌坊,陈平安发现此地样式规制与仙府遗址有点类似,牌坊之后,便是石刻碑碣数十幢,难道大渎附近的亲水之地,都是这个讲究?陈平安便一一看过去,与他一般选择的,不在少数,还有许多负笈游学的儒衫士子,好像都是书院出身,他们就在石碑旁边埋抄写碑文,陈平安仔细浏览了大平年间的“群贤建造石桥记”,以及北俱芦洲当地书家圣写的“龙阁投水碑”,因为这两处碑文,详细解释了那座水中石桥的建造过程,与龙宫天的起源和发掘。

队伍长如游龙,陈平安等了将近半个时辰,才见着水龙宗负责收取过路钱的修士。

了十颗雪花钱,得了一块仙橘古木雕刻而成的印章信物,古色古香,篆文极佳。水龙宗修士说是到了桥那一还那端桥的水龙宗修士即可。

这还是陈平安第一次见识山上仙家的木质印章,印文是“休歇”,边款是“名利关身,生死关命”。

陈平安便询问这些木印章能否买卖。

那位水龙宗修笑语嫣然,说过桥的橘木印章属于本宗信物,不卖的,每一方印章都需要记录在案。但是龙宫天里边有座铺子,专门售卖各色印章,不光是水龙宗独有的仙家橘木印章,各种名石印章都有,客到了龙宫天里边,定然可以买到有眼缘的心仪之物。

陈平安刚想要问龙宫天里边的木印,价格如何。

就被后边的抱怨不已,骂骂咧咧,让他赶紧滚蛋,少在这边调戏仙子。

陈平安只得转身道了一声歉,这才赶紧离开队伍,给后边的客让出道路。陈平安有些遗憾,仙家铺子的大小物件,贵不说,而且越是大宗门山,想要捡漏就越难。反而是当年宝瓶洲青蚨坊、蜂尾渡包袱斋这类不大的渡,还有些机会。

那座桥面极为宽阔的长桥本身,就有辟水功效,拱桥还是拱桥,只是这座水之桥如倒挂,据说桥中央的弧底,已经接近大渎水底,无疑又是一。

上了桥,便等于走大渎水中。

桥面极宽,桥上车水马龙,比起世俗王朝的京城御街还要夸张。

由此可见,水龙宗光是收取买路钱,每天就要进斗金。

陈平安抬望去,大渎之水呈现出清澈幽幽的颜色,并不像寻常江河那般浑浊。

桥长三百余里,所以石桥两端可以雇佣车马,乘坐往来。

大渎和石桥另外一端,水龙宗还有绵延不绝的府邸建筑,两边各有一位玉璞境祖师坐镇,因此被习惯划分为南宗和北宗。祖师堂选址大渎北方,而水龙宗祖师堂前身,即是济渎三座远古祠庙之一,所以据说北宗子弟一向自视甚高,与南宗同门,两者之间隐约存在着一条无形的界线。

陈平安倒是可以理解,只要不涉及大是大非,这种之常的心态,在所难免。

以后卢白象一旦在落魄山之外开枝散叶,说不定也会如此,卢白象的嫡传弟子,若是到了落魄山祖师堂,兴许一样会不太自在。

该如何未雨绸缪,最考验一座山的门风。

翻书认识古故事,路上观即是观己,这大概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宗旨所在。

很多事,光靠自己去想,再使劲

琢磨也琢磨不出真正的学问来,便是推敲出了道理,难免空泛,如崔东山所说,好道理一拿出肚子,搁在了物欲横流的世道大路上,就要不堪一击,如何不是遗憾。

只是有经历了很多事,却没能梳理出一两条脉络来,随波逐流后,以世事如此宽慰自己,虽是无奈之举,终究可惜。

这一切的得失,陈平安还在慢慢而行,缓缓思量。

大渎水中长桥的风光再稀,走了几十里路后,其实也就寻常。

哪怕水中长桥的四周,有那亮如萤火灯笼的古怪游鱼,和水河伯麾下众多物的游曳不定,看多了,便会让失去兴致。

陈平安发现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