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答案就在青竹上(1/7)

梅雨时节,异乡行旅,本就是一件极为烦闷的事,何况像是有刀架在脖子上,这让老侍郎隋新雨更加忧虑,经过几处驿站,面对那些墙壁上的一首首羁旅诗词,更是让这位文豪感同身受,好几次借酒浇愁,看得少年少愈发忧心,唯独幂篱子,始终泰然处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四骑只敢拣选官道去往五陵国京畿,这一天暮色中,雨刚歇,哪怕在先前这场雨中快马加鞭,依旧没办法在夜前赶到驿站了,这让刚刚摘去蓑衣戴斗笠的老侍郎苦不堪言,环顾四周,总觉得危机四伏,若非老还算身子骨硬朗,辞官还乡后,经常与老友一起游山玩水,否则早就病倒了,根本经不起这份颠簸逃难之苦。

官道上,走路旁隐秘处出现了一位半生不熟的面孔,正是茶马古道上那座小行亭中的江湖,满脸横的一位青壮男子,与隋家四骑相距不过三十余步,那汉子手持一把长刀,二话不说,开始向他们奔跑而来。

隋新雨高声喊道:“剑仙救命!”

只是天地寂静无声。

然后骤然勒缰停马的老侍郎身边,响起了一阵急促马蹄声,幂篱子一骑突出。

刀光一闪,一骑和持刀汉子擦身而过。

幂篱子似乎腰部被刀光一撞,娇躯弯出一个弧度,从马背上后坠摔地,呕血不已。

那汉子前冲之势不停,缓缓放慢脚步,踉跄前行几步,颓然倒地。

面目、脖颈和心三处,各自被刺了一支金钗,但是如同江湖武夫暗器、又有点像是仙飞剑的三支金钗,若非数量足够,其实很险,未必能够瞬间击杀这位江湖武夫,面目上的金钗,就只是穿透了脸颊,瞧着鲜血模糊而已,而心处金钗也偏移一寸,未能准刺透心,唯独脖颈那支金钗,才是真正的致命伤。

幂篱子摇摇晃晃站起身,摸了摸腹部,不知为何,那名江湖刀客在出刀之时,将刀锋转换为刀背,应该是为求伤而不为杀,隋景澄尽量让自己呼吸顺畅,耳中隐约听到在极远处响起轻微的砰然一声。

隋景澄转过去,喊道:“小心!快下马躲避!”

挽一张大弓劲,箭矢疾速空而至,呼啸之声,动心魄。

隋景澄嘴角渗出血丝,仍是忍着腰部剧痛,屏气凝,默念诀,按照当年高所赠那本小册子上所载秘录图谱,一手掐诀,纤腰一拧,袖飞旋,三支金钗从官道那具尸体上拔出,迎向那枝箭矢,金钗去势极快,哪怕晚于弓弦声,仍是被金钗撞在了那枝箭矢之上,溅起了三粒火花,可是箭矢依旧不改轨迹,激向高坐马背上的老侍郎颅。

隋景澄满脸绝望,哪怕将那件素纱竹衣偷偷给了父亲穿上,可若是箭矢中了颅,任你是一件传说中的仙法袍,如何能救?

隋景澄瞪大眼睛,眼泪一下子就涌出眼眶。

生死关,可见诚挚。

哪怕对那个父亲的为官为,隋景澄并不全部认同,可父,做不得假。

就像那件纤薄如蝉翼的素纱竹衣,之所以让隋新雨穿在身上,一部分原因是隋景澄猜测自己暂时并无命之危,可大难临,能够像隋景澄这样愿意去这样赌的,并非世间所有子都能做到,尤其是像隋景澄这种志在长生修行的聪明子身上。

下一刻。

一袭负剑白衣凭空出现,刚好站在了那枝箭矢之上,将其悬停在隋新雨一一骑附近,轻轻飘落,脚下箭矢坠地化作齑

又有一根箭矢呼啸而来,这一次速度极快,炸开了风雷大震的气象,在箭矢空而至之前,还有弓弦绷断的声响。

但是箭矢被那白衣年轻一手抓住,在手中轰然碎裂。

白衣剑仙望向箭矢来处,笑道:“萧叔夜,你不是刀客吗,怎么换弓了?”

白衣剑仙一掠而去。

隋景澄喊道:“小心调虎离山之计……”

只是那位换了装束的白衣剑仙置若罔闻,只是孤身一,追杀而去,一道白虹拔地而起,让旁看得目眩摇。

隋景澄立即翻身上马,策马去往,一招手,收起三支坠落在道路上金钗袖,对三喊道:“快走!”

隋家四骑飞奔离开。

纵马奔出数里后,犹然不见驿站廓,老侍郎只觉得被马匹颠簸得骨散架,老泪纵横。

隋景澄高高抬起手臂,突然停下马。

其余三骑也赶紧勒紧马缰绳。

道路上,曹赋一手负后,笑着朝幂篱子伸出一只手,“景澄,随我上山修行去吧,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与我山,隋家以后子孙后代,皆有泼天富贵等着。”

隋新雨脸色变幻不定。

隋景澄冷笑道:“若真是如此,你曹赋何至于如此大费周章?就我爹和隋家的脾气,只会将我双手奉上。如果我没有猜错,先前浑江蛟杨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