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礼物(2/9)

经沉寂好些年,那么我猜应该不是你爹取的名字,是你爷爷吧?”

小姑娘瞪大眼睛,对这个更加佩服了,这都猜得到?

韦谅笑问道:“咱们聊聊?”

小姑娘小跑几步,蹲在他身边,“先生你说,我听好了。”

远处,小姑娘的娘亲面有忧色,就要去将自己儿带回身边。

的夫君,一位儒雅中年文士,也是这般打算,仙家渡船之上,就没有谁是简单物。

只是他们身边那位随行的家族老客卿,却对中年儒士摇摇,轻声说道:“说不定是一桩仙家机缘,我们最好静观其变。”

这才稍稍放心,同时又有些期待。

韦谅脆盘腿而坐,双手撑膝盖上,这艘仙家渡船驶一片云海上方,栏杆外如一条雪白长河,成了名副其实的渡船。

韦谅先问了小姑娘元言序关于先前那场风波的看法,小姑娘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

看到这位仙先生点,元言序就有些开心,终于有个认可自己看法的了。

韦谅缓缓道:“你们这些涉世未的小孩子,都是……怎么讲呢,就像是一件最漂亮却有最脆弱的瓷器,未来是登大雅之堂,还是沦为井边罐,就看教得好不好,教得好,形制就正,教不好,就长歪了。”

“言传身教,又以后者更重要,言传为虚,身教为实,因为孩子未必听得懂大的那些个道理,但是对世界最好,要孩子耳朵里听得进、装得下道理,很难,孩子眼睛里看见更多,更容易记住这个世道的大致模样,比较浅显,黑白分明,稚却尤为可贵,这么潜移默化下去,自己都浑然不觉,点点滴滴,年年月月,心目中的世界就定型了,再难更改。”

“所以好些个看似长大成后,有违旁印象的一些莫名其妙的举措,其实早就有迹可循。在一个打磨器型的关键时刻,父母的言行,至关重要,一句做错了事却骂不到点子上的训斥,或是做错了,脆就觉得自家孩子年纪太小,选择视而不见,最后可不就是害害己害子嘛。所以要赏罚分明,父母要学会给子立规矩。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

韦谅说得语速平稳,不急不缓。

小姑娘听得认真,偶尔眨眨眼睛。

韦谅继续道:“所以在小的时候,父母以身教子仁义,稍大一些,学塾先生教弟子书本上的仁义。两者相辅相成,前者往实处教,后者往高处教,缺一不可,相互拆台更不行。”

小姑娘始终默不作声,也不知道听不听得懂。

但是别说话时,竖耳聆听,不话,小姑娘还是懂的。

韦谅转笑问道:“知道什么相对比较愿意听讲道理?”

小姑娘摇摇

韦谅便自问自答,“一开始,孩子听父母。随后学生听先生。长大后,弱者听强者,贫者听富者,臣子听君王,又比如山下听山上,山上听山顶。那么问题来了,强者若是说的不对,弱者却将强者的所有言语道理,死心塌地奉为圭臬,怎么办?道德仁义,已经很难有效了,就需要有法,世上得有一种东西,比山上的所有仙家术法,更让感到敬畏,让所谓的强者都束手束脚,让这些像犯错的孩子畏惧父母的训斥,像是教书先生的毛掸子和戒尺,一犯错就会立即敲在手心,知道疼。”

韦谅笑容灿烂,“听不太懂,对吧?”

她当然听不懂,小脑袋瓜里一团浆糊呢,“嗯!”

韦谅哈哈笑道:“你其实听进去了,只是暂时不懂而已,可都放在了你心上,比好多大都要厉害,他们往往吃过亏后,只是学了些为处世的小聪明。小姑娘,你虽然修行资质一般,可如今家境好,衣食无忧,不太会有心大变的事出现,以后再嫁给好男,这辈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元言序有些害羞。

这种事,过家家的时候,倒是跟同龄玩过,每次都会找出一块红缎子,给“新娘”盖在上,如果“夫君”是隔壁刘府的那个小书呆子,她就会笑得多些,若是马府那个小胖墩,她可就不愿意笑了。

韦谅伸出一根手指,“看在你这么聪明又懂事的份上,记住一件事。等你长大以后,如果遇上了你觉得家族无法应对的天大难关,记得去京城南边的那座大都督府,找一个叫韦谅的。嗯,如果事紧急,寄一封信去也可以。”

元言序怯生生道:“先生,那是好多年以后的事呢,还是算了吧?”

韦谅摇笑道:“可不能这么觉得,光如水哗啦啦,一眨眼功夫,你就长大了,再一眨眼……”

可能就已经老死了。

只是这种不合时宜的言语,韦谅没有说出

韦谅微笑道:“善被欺,不做好了吗?恶唯有恶磨,就去当坏了吗?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就觉得欺负君子对吗?这样不对啊。”

“只是论之善恶,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