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我有一剑(1/7)

(上架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本章万字。ps: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fenghuo1985 )

陈平安第一时间环顾四周,并没有看到异样,这才牵起小姑娘的手,轻声道:“我们去别处说话。”

陈平安想了想,溪边安静,容易躲藏起来避耳目,但是自从那次察觉到溪水里有脏东西之后,就不再轻易下水。

红棉袄小姑娘心急之下说出这句话后,立即有些后悔,因为陈平安身边站着一个外,青衣马尾辫的阮姐姐,虽然之前那次在青牛背,李宝瓶其实已经跟阮秀见过一面,当时还有道家的那双金童玉在场,一位豢养青红两尾大鱼,一位牵着雪白麋鹿,与小姑娘所在的家族有渊源。此时此刻的阮秀,当然看着不像是坏,但是小姑娘现在最怕的,恰恰就是这类,半生不熟的关系,瞧着很善良,最后不见递出刀子,身边亲近的就已经被捅死了。

一开始马先生和那位姓崔的,两一路同行,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诗词唱和对酒当歌,用李槐的话说,这姓崔的要么是马老的私生子,要么就是嫡孙,否则关系不至于这么好。谁都没有想到意气风发的马先生,就死在了那位名动天下的正君子手中,按照马老先生最早的说法,东宝瓶洲的所有儒家君子贤当中,有两格外出类拔萃,被誉为“大小君”,崔先生即是大名鼎鼎的“观湖小君”。而在变故横生之前,几乎所有对崔明皇的印象都极好,温文尔雅,而且学问极大,好像无所不知,问他什么都能回答上来。唯独林守一最早就不喜欢崔明皇,不过出身桃叶巷大门大户的林守一,好像天生就是那副你欠我几百万两银子的冷峻表,因为他跟其余四位蒙童的关系疏离,所以最早林守一对崔君子有过多次冷嘲热讽,没有心领会,只当是林守一嫉妒崔明皇比他更加翩翩佳公子。

阮秀虽然不明白为何小姑娘对自己的眼不太友善,但仍是提议道:“不然去我们那间刚刚打造好的新铸剑室?”

已是风声鹤唳的小姑娘,死死抓紧陈平安的手,使劲摇,眼充满乞求:“陈平安,我们不去陌生多的地方,好不好?”

陈平安轻轻握了握李宝瓶的小手,柔声道:“相信我,铁匠铺子的铸剑室,是最安全的地方。”

小姑娘抬看着陈平安那双眼睛,像是她年幼时,第一次独自走到水边时见到的溪水,清澈见底,流水流动得那么慢,当时就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不是永远也长不大了。此时遭逢生死险境的小姑娘,一肚子委屈莫名其妙就涌上了心,又哭了,抽泣道:“陈平安你不许骗我!”

陈平安眼坚定道:“不骗你!”

阮秀带着一大一小到了铸剑室,掏出钥匙打开门,她站在原地,柔声笑道:“我就不进去了,给你们在外边望风,哪怕我爹来了,也不许他进。”

陈平安有些尴尬,小声解释道:“能不能给她带点吃的喝的,我估计等下她下没那么紧张后,气会一下子垮掉的,到时候填饱肚子比什么都强,我小的时候就经常这样。”

阮秀使劲点,微微侧身,只见她手腕一翻,不知道从哪里变出了一只小绸袋,递给陈平安,“压岁铺子新制的五块桃花糕,先拿去吧。我再去拿壶水过来,让她别吃太快,别噎着。”

陈平安和李宝瓶相对而坐,各自坐在小板凳上,小孩虽然接下了桃花糕,但是没有要吃的迹象。

陈平安轻声道:“到底怎么回事,说说看。”

李宝瓶说话极慢,跟她平时做什么都火急火燎的格,好像很矛盾。不过小姑娘说话慢,刚好能够让陈平安捋一捋思路,设身处地去换位思考问题。在学塾那位年迈的马先生死之前,五位蒙童远游求学的离乡之路,走得很顺风顺水,牛车和两辆马车走出了好几百里路,马先生和观湖书院的崔明皇相谈甚欢,成为了忘年之,但是有一天,马先生在检查他们功课的时候,突然说要去跟崔先生谈谈行程,有可能双方会分道扬镳,从此别过,毕竟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但是孩子们等了很久,也没见到马先生和崔明皇返回,于是李宝瓶和李槐就跑去找,结果李槐率先找到倒在血水里的马先生,别说是手脚,老伤势重到连眼眶、耳朵都在淌血,感觉老的身躯,就像一只从溪水里提起的竹篓,水全部漏了。奄奄一息的马先生让李槐只许把李宝瓶一个带到身边,李宝瓶到了他身边之后,老只是抓着她的手,不知为何原本已经一个字都说不出的老先生,可能是回光返照,可能是拼尽力气竭力一搏,终于断断续续跟李宝瓶简单代了后事。

说到这里的时候,红棉袄小姑娘已经泣不成声,哭成一个泪儿。

陈平安又不是那种会安慰格,只好默默搬凳子靠近小姑娘一些,伸手帮她擦眼泪,重复念叨道:“不哭不哭……”

孩使劲抽了抽鼻子,继续说道:“马先生抓住我的手,告诉我一定要单独找到你,要你小心观湖书院和大骊京城这两个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