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完美(1/2)
其实,即便没有看过这笑话,可孟箐特地提到那个蠢材的诗作妄想跟李杜相提并论,在场有部分明白自然也会联想到颜彧和颜彦这对姐妹。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因而马氏和太后等登时有些变脸了,尤其是太后,甚至一度还以为颜彦是故意让孟箐来讲这个笑话的,因而看向颜彦的目光不免带了些冷意。
关键时候,孟老太太开了,“这孩子,也不怕别
笑话,一天天的魔怔了,总想着有朝一
比过彦儿,可你倒是用心学啊,别的方面没学会,这贫嘴的本事倒是见长。”
“祖母,表姐都说了,不拘什么形式,能逗一笑便成,比诗才比画技比琴艺我是比不过表姐,您老
家还不允许我取点巧,比比贫嘴的本事?”孟箐倒也不恼,乐呵呵地辩了一句。
说完,她又转向了太后和皇后,“启禀太后和皇后,臣无才,不敢在一众姐妹面前献丑,只能说个粗俗些的笑话博大家一乐,还请太后和皇后别责怪臣
粗笨,要怪就怪众姐妹太聪明了。”
这话一说,场上的越发笑了起来。
“既如此,我也来献丑了,我不讲笑话,我给大家出个谜语,若是有能猜出,我出一个金魁星的彩
。”吴斳站了起来。
“这个也有点意思,小姑娘还蛮有胆气的。”皇后夸了一句。
“你出。”在场的被带动了气氛,追问起来。
吴斳出的谜面是“上天地任我行”,猜一个诗
。
“我知道了,是李白。”孟箐第一个开。
“为什么会是他?”众问道。
“因为他是最有名也是最有影响的诗,不猜他猜谁?还有,他不是写过什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么?’”孟箐得意地说道。
“这么说我也猜是他,因为他是诗仙,仙自然是上天
地都行的。”徐如青抿嘴一笑。
“要这么解释,我可以猜是杜甫,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歌》里提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可不是上天
地都有了。”颜彤也开
了。
“应该还是李白,李白号称青莲居士,青莲是长在水里的,且莲的根还是长在泥地里的,而李白又被称作诗仙,仙
嘛,自然是可以上天的。”说这话的是九公主李稚。
“恭喜九公主殿下,九公主不仅答对了李白,解释也很合理。”吴斳忙道。
“吴妹妹,你只说是猜谜,可没说要解释谜面。”孟箐抗议了。
“好,好,放心,猜中了都有奖,少不了你的。”吴夫忙应了下来。
还别说,因着吴斳和孟箐这一捣,大家的兴致倒是被挑起来了,就连颜彦也跟着凑了个热闹,出了个谜面,她的彩
倒不是什么金魁星,而是她自己亲手做的一个荷包,绣的是年年有鱼的图案,最后她这个荷包是被皇后得了去。
而太后和皇后还有太子妃三个也分别出了谜语和彩,这一闹,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颜彦见青禾向她使了好几个眼色,只得走到场地中间。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今天能和大家在此欢聚一堂,委实是我的荣幸,很感谢大家百忙中拨冗前来,只是有一点,因这是我第一次办这种集会,有不周之处或不尽如
意处还请大家体谅,也请大家指正,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本次集会的最后一项,美食品尝。”
说完,颜彦看了青禾一眼,青禾走了出去,很快就带着青玉青云等拎着食盒进来了。
“这些菜是我近期研究出来的新菜,还没有在饭庄推出去,今天先请大家来品尝,有不足之处也请大家一定不吝赐教。”颜彦见菜端上了桌子,又补充了一句。
第一道菜是汤品,阿胶红枣乌汤,炖了足足有两个多时辰,汤汁浓郁,鲜美可
,最重要的是,阿胶、红枣和乌
都是适合
的补品,只不过当地
不会拿这些食材来做汤,主要是她们平
里也没有喝汤的习惯,因而想不到会拿这些药材来当食材用。
颜彦倒是也介绍了下这道汤品的好处,养肝、益气、补血、滋。
这道汤品下去后,青禾又带送来了两道凉菜,一道白切
,一道桂花盐水鸭,白切
是颜彦根据上一世的记忆研究出来的,而盐水鸭可真是她根据书籍中记载的方子命青玉青云研究出来的,这两道菜比较清淡,吃的是一个原汁原味的,颜彦自己是很喜欢,就不知别
如何了。
京城倒是也有不少熟食店,可他们卖的是酱味或熏味的,还有一种叫坛子的,和白斩
不是一个风味。
而颜彦之所以想推出这两道菜,主要是冬天来临,她庄子里鸭都可以出栏了,颜彦得为它们找一个销路。
这两道凉菜下去后,接着又送来了两道莲藕做的菜,一道是炸藕合,在莲藕里塞了点馅裹着面糊一炸,香酥带脆,脆中带糯,一
咬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