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发威(1/2)
李琮虽然对陆鸣失望,但陆鸣的话却给了李琮一个很好的理由,因而,他不等众再议,直接说了结论。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诸位卿,朕知道你们在怀疑什么,不就是说朕这个侄
聪明得不像正常
么?不知你们听懂了方才颜侯、孟侯和陆世子的话没有,朕这个侄
的确不是寻常的闺阁
子,是一个相当有耐力、毅力的聪明
子。据朕所知,她之前为了研究蛋糕,曾经带着几个丫鬟忙了一个多月,错了又改又改个配方重来;后来为了研究新菜式,她找遍了家里所有的菜谱亲自练习;再后来听朕说百姓们连温饱都难以为继,她为了替朕分忧,又开始研究农事,并为此翻遍了所有的农书,为了找出可以移栽的农作物,她可以亲自带着
上山,为了验证书上的法子是否正确,她可以亲自下地向农
讨教,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事
太多了,朕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有一件事朕差点忘了,幸好方才陆世子提醒朕了,朕这个侄
几个月前去找西洋传教士讨要大周没有的农作物种子并试种成功了,其中就有一样是我们大周急需的,来
,把这个拿去给诸位大
瞧瞧。”
这时的李琮特别庆幸昨一并带了几朵棉花回来,正好趁着今
这个机会再给颜彦记上一功,省的下次还得跟这帮老顽固们费一番
舌。
很快他身边的太监又用托盘托着几朵棉花下去了,在场的官员们自是没有见过,不过他们大多见过蚕茧加工成的丝绵,因而也有误认为是丝绵。
“朕和你们一样,一开始也误认为是丝绵,可这不是丝绵,是棉花,是朕亲自从两棵这么高的植株上摘下来的。”李琮说完特地站起来比划了一下棉花株的高度。
台下很快又有了嗡嗡声,因为这件事超过了大家的想象,在台下这些官员眼里,眼前的棉花和丝绵是没什么区别的,也就是说,桑蚕嘴里吐出来的蚕丝可以直接种出来,不对,是可以把丝绵种出来,中间还省了一道从蚕茧加工成丝绵的工序,那以后还养什么蚕?
“众位卿,棉花和丝绵有什么区别暂时还没有
能说得清,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棉花不但可以做成棉袄棉被取暖,还可以纺纱织布,最重要的是,它的产量不低,可以让绝大部分的百姓们穿得起。也就是说,朕这个侄
又替朕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说到这,李琮顿住了,看向了台下的文武百官。
“善哉,我大周朝的百姓有望不用忍饥受冻了。臣惭愧,忝居司农之职却还不如一个闺
子有建树。为此,臣提议,请陆颜氏出仕担任大司农一职,臣愿意一心辅佐她。”大司农刘丰再次站了出来。
这话一说,大殿上再次响起了嗡嗡声,这个提议同样出乎众的意料之外。
子出来做官本就不合体统,更不合体统的是刘丰居然甘愿让位,给一个
子做下属,这是什么
况?
“启禀皇上,本朝没有子为官的先例,还请皇上三思。”王实修站出来了。
他的话音刚落,徐良兴和温文山同时站出来了,这是三大丞相近三年来唯一一次同时反对一项提议。
三大丞相之后,另外三公也站出来了,他们提出的理由都是本朝没有子为官的先例。
陆鸣见皇上着脸,没说同意也没说反对,心下忽然不妙,忙也站出来,“启禀皇上,臣的大嫂虽有才,可她很快就要做母亲了,委实不适合出仕。”
这个理由最合适了,一个即将分娩的孕,出来做什么官?
这个理由的确说服了李琮。
“的确不适合。”李琮点点,“说来朕也惭愧,当年陆颜氏的父亲为我大周屡立战功,最后命丧沙场,只留下这么一点骨血,朕却没替他照看好。这一年来,朕亲眼看着这孩子一点点蜕变,一点点坚强,一点点用心,这才有了今天的
碑和建树。可你们看不到这孩子付出的艰辛,只看到她光鲜的一面,所以才会质疑这质疑那的。说到质疑,朕还想问问你们,同样作为朕的子民,她一个闺阁
子可以做到的事
为何你们却做不到?姑且不论聪明不聪明悟
不悟
,朕只问这份用心。你们一个个都扪心自问,你们何时真正把百姓的疾苦放心里过,何时把朕的忧心真正放在心上过?”
李琮越说越激动,越说语气越愤慨,他委实没想到,这些官员们竟敢背着他结党营私,为了一己之私公然在朝堂挑战他的权威。
说白了,今他们反对颜彦和反对他有什么区别?
谁不清楚颜彦是他的?
他都亲自带去明园采收山薯了,这些
一个个还装什么糊涂?
真当他这个皇帝是个摆设呢?
“臣等惭愧啊,臣等惭愧,皇上圣明,陆颜氏这样满身才华且又具大大善之心的
子,委实不能不让后
记住她的功德,为此,臣提议,给陆颜氏在史志上再记上两笔。”右相王实修跪下去说道。
很快,在场的官员都跪下了,一个个嘴里都喊着“臣等惭愧,臣等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