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履带坦克(2/3)
战车在战场上横冲直撞,所向披靡的场景,他敢肯定,这绝对是元陆战继马克沁重机枪、管退式陆战炮之后的又一大杀器!
易正行是一脸兴奋,易知足则是一脸哭笑不得的,实在是宝山兵工厂鼓捣出来的这玩意与他所期望的坦克相差太远,丑就不说了,还又大又笨又慢,时速二十公里,装备的还只是机枪,这玩意能有多大的实战价值。
坦克研究所所长——四十出的章有为自然是看出了易知足的不满,有些拘谨的解释道:“大掌柜设计的是安装火炮,不过,发动机马力严重不足.......。”
略微沉吟,易知足才开道:“坦克的发动机不能依赖汽车厂,必须根据坦克的实际需要研制适合坦克的专用大马力发动机,没有火炮,如何能称为坦克。”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种装备重机枪的轻型装甲车也并非是一无可取,配合重炮,在战场上也大有用武之地,不过,这速度太慢,既是轻型装甲车,速度就必须快,至少要达到时速40公里。
尽快研制出适合大中型重型坦克的发动机,装甲厚度也必须加厚,不说防御重炮,至少要能防御中小型步兵炮的炮击,还有,履带以及底部也不能轻忽,必须能防御地雷,一颗地雷就能让坦克失去机动能力,就太不值了!”
章有为连连点,迟疑了下,才试探着道:“我们能否从内燃机研究所抽调一些
技术
员过来?”
“军工优先是元素来的原则,有什么不可以的。”易知足说着放缓了语气,“随着内燃机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完全可以预见,坦克后必然大放异彩,会成为陆军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重器,发动机、履带、装甲、武器、驾驶等各方面都必须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在我看来,坦克也应该分为轻型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等,坦克不仅是配合陆军作战,以后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坦克战!最后,再重申一下,必须严格保密。”
乘坐小轿车从兵工厂出来,坐在副驾驶位的易正行终究是没忍住,问道:“坦克的设想是父亲提出来的?”
“嗯。”易知足轻嗯了一声,“来自重骑兵的灵感。”
由重骑兵想到坦克,易正行一阵无语,重骑兵他也知道,怎的就联想不来?不容他多想,易知足十分随意的问道:“现在战争最重要的是什么?”
易正行听的一愣,琢磨了下,他才不确定的道:“俗话说兵马未动,粮先行,不论是古今,都应该是后勤补给最重要罢?”
易知足接着问道:“后勤补给又是由什么决定?”
“通工具......还有钱......?”
“对于国家来说就是经济实力。”易知足缓声道:“历来打仗就是打的钱粮,如今这一点更重要,再有就是工业实力,铁路、船、汽车以及武器弹药,战舰、坦克等都跟工业实力息息相关。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战略资源.......钢铁、煤炭、石油、橡胶、棉花等,现在的战争实际上就是资源争夺战。”
听的这话,易正行没吭声,他隐隐猜到老子是在担心波斯湾和南非,确切的说是南非!不过,在他看来是完全是杞
忧天,英吉利在南非新败,而且败的极惨,完全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在英吉利没有研制出可以抗衡的鱼雷之前,绝对不敢轻举妄动,至于德意志,虽说德意志陆军在欧洲称雄,但元新军也从无一败,在武器方面,德意志陆军也是相差甚远。
回到府邸,易知足才走进长乐书屋的院门,赵烈文、李鸿章二就快步迎了上来,道:“大掌柜料事如.......。”
易知足边走边道:“君士坦丁堡有消息了?”
“君士坦丁堡至格达的铁路已经定下来了,由德国
承建。”
易知足心里一沉,看来之前的判断果然没错,英国不惜放弃在奥斯曼的利益以吸引德国
进
奥斯曼,以便共同抵御大清向两河流域扩张,英德联手,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
进的房间,易正行径直道:“《柏林条约》,德意志帮着英吉利强迫俄国吐在奥斯曼的战果,这条铁路,会不会是英吉利投桃报李?”
易知足缓声道:“问题在于英德联手,德意志新近统一,强势崛起,正野心勃勃的想争夺阳光下的地盘,英吉利则是刻意想遏制我国的发展,以削弱我国实力,若是有意用南非的殖民地进行换,挑起战争的可能
极大。”
易正行道:“俾斯麦何等明,岂会让英吉利当枪使?”
“有足够的利益,哪怕是明知被当枪使,也会心甘
愿。”赵烈文接着道:“目前
况,南非不能
,不如联合俄国,制造奥斯曼些危机,以免英德打南非的主意。”
“不可能。”易知足否定道:“俄国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被撤兵,随后又在柏林被
吐出大部分战果,足以说明俄国已是强弩之末,无力再战,这种
况下,联合俄国,制造奥斯曼危机,只会是让欧洲各强国更为团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