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破译电报(2/3)
拥护保皇!这差事左右是得罪,根本没法做!
他很想撂挑子,但却是不敢,得罪太后他倒是不怕,大不了赋闲在家一段时间,毕竟他是远支宗室,且战功卓著,在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中有着不小的威信,没有大错,太后也不至于将他怎么样。
他担心的是元,如今这局势,元明摆着是步步紧,由他主持整训,保持一个不偏不倚的立场,元可能不会说什么,但若要换一个
来,将八旗新军彻底的变成保皇派的工具,元铁定是会有所反应!
目前这个局势在他看来就好比是一根已经绷到了极限的弦,稍稍一点过激的举动,都有可能让这跟弦绷断,对于元的实力,他有可能是最清楚的,一旦朝廷与元反目,后果不堪设想!
默然半晌,他才开道:“末将还是坚持认为,军队不能有任何的政治立场,不论是立宪还是保皇,军队都不能参与,应该保持中立,否则,必然天下大
!”
听的这话,宝鋆木着脸没吭声,半晌才道:“八旗新军也好,北洋水师也罢,都是朝廷的经制之师。”
奕增打断他话道:“正因为是朝廷的经制之师,所有才必须严守中立,对于朝局之争保持一个不偏不倚的立场!”
“立宪与保皇,不是朝局之争!”宝鋆沉声道:“推行宪政,是亡我大清!”
掏出烟盒点了支香烟,奕增尽量语气平和的道:“中堂在上海也呆过数年,对于元的况应该很了解,可曾想过,一旦八旗新军和北洋水师偏向保皇,会是什么结果?”
顿了顿,他接着道:“易国城没割据称王,没有扯旗放炮举兵北伐,目的只有一个,由朝廷主导,由上至下实行革新,推行宪政,平稳的实现政体替。如果这一目的无法达到,则必然是采取武装推翻朝廷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朝廷可是做好了与元开战的准备?”
宝鋆道:“预备立宪之期尚未结束,元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挑起战端?”
奕增冷声道:“恭王敢!”
听的这话,宝鋆登时就不做声了,恭王奕訢连前往倭国篡夺军权的事都做了出来,若是背后有元支持,挑起战端的事
还真有可能敢做!一旦恭王挑起战端,元则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兵。
见宝鋆不吭声,奕增缓声道:“眼下的形,唯有让军队保持中立,才能维护朝局的平稳。”
宝鋆看了他一眼,道“京都陷落,倭王出逃,幕府献城投降,对倭战事结束在即,恭王不就会班师回京,朝局只怕难以平稳。”
奕增轻叹了一声,道:“言尽于此,若是中堂坚持,末将请辞!”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听完宝鋆叙述丰台大营的况,慈安仰着脸半晌没吭声,原本他同意进行整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奕訢尽快回京,奕訢前往倭国篡夺军权之后,对于丰台大营的整训她也就不太关注,奕增敷衍,以军训代替整训,她自然是一清二楚,却也一直不管不问。
让宝鋆前去丰台大营,目的是试探奕增是否能够重用,倭国战事即将结束,奕訢也即将班师回京,京师可能会有一段紧张的局势,奕增不论是身份地位还是资历战功,以及在军中的威望都是屈指可数,她是希望能够说服奕增为她所用,并且通过奕增完全掌控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不比八旗新军,元对于北洋水师的渗透相当严重,毕竟大部分北洋水师军官几乎都是从南洋海军出来的,之前的北洋水师的提督载钊还是易知足的大舅子,这个奕增也一直是游走于朝廷与元之间,而且跟肃顺的关系还十分好,这让她心里很不踏实。
不过,尽管对奕增不满,她也没打算撤换对方,说白了,是不敢,她要真是直接将手伸到北洋水师,元极有可能会做出反应。
至于整训,她也不想结束,怎么着也拖到奕訢回京再说,良久,他才问道:“去过英吉利使馆了?”
“回皇太后。”宝鋆连忙道:“英吉利独有如此大笔的军火订单十分重视,不过,事关重大,须的向国内禀报,稍过几才能回复。”略微迟疑,他才接着道:“华尔森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另外索要一些好处。”
“只要不过分,可以斟酌给予他们一些好处。”慈安不假思索的道,目前朝廷能够借重的也就英吉利、法兰西两国,若是局势恶化,还需要倚重两国提供帮助,给点好处,也是理中事。
上海,镇南王府,长乐书屋。
任安脚步匆匆的走进书屋,敬礼后便呈上一份电文,道:“大掌柜,这是英吉利公使华尔森发往伦敦的电报。”
“能译英国
的有些电报了?”易知足有几分惊喜,从筹建元开始,他就十分重视
报的刺探和收集,有线电报推广之初,他就意识到
译窃取有线电报的价值之大,所以早就开始着任安网罗
才进行有线电报的
译。
“回大掌柜。”任安不敢隐瞒,连忙如实回道:“我们买通了英国使馆的一个接电生。”
“的不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