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有意纵容(2/3)
了就有子腥味。”
“尝尝。”易知足打住话笑着伸手礼让,“海鲜烧烤,平常可是难得一见。”说着,他接过高脚酒杯和酒瓶斟了两杯酒,品了一
,他才笑道:“可惜没有冰,否则这味道会更好。”
奕譞一路过来也确实有些饿了当下也不客气,尝试着吃了一串之后,不住的连声夸赞,一连吃了五六串,他才停下来,拭嘴擦手之后,他才道:“伐倭的计划,可有有变?”
易知足听的一笑,放下手中的酒杯,道:“大体上没变化,不过,我想着倭国京都,还是八旗新军攻伐最好,但前提是朝廷的增兵两万,就目前的兵力怕是有些够呛。当然,如果朝廷不愿意增兵,还是按照原计划。”
按照原本的计划,朝廷的兵马只负责攻打四国岛,奕譞听的这话不由的大为心动,攻占倭国都城,这份功劳岂是攻占四国岛能比的,这足以让他青史留名,而且对于朝廷来说,这也是无比光鲜之事。
略微沉吟,他才道:“若是伤亡会很大的话,朝廷怕是会有顾虑。”
“顾虑?”易知足一针见血的道:“朝廷顾虑的不是战场上的伤亡,而是担害怕元一吞了这几万兵马。”
见他说的如此直接,奕譞讪笑着道:“国城兄这可是冤枉朝廷了,真要有此担忧,朝廷也不会同意出兵协同伐倭了。”
易知足也不与他辩驳,径直道:“朝廷大可放心,一则元不希望挑起内战,再则,元也不屑于如此做,对外,元可以不择手段,对内,元一直谨守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此番伐倭,是我邀请朝廷协同出兵,断然不可能在背后打黑枪,也不可能乘着京师兵力空虚发动兵谏,无须以小之心度之。”
这话说的一点不客气,奕譞却是一点不在意,对方能有这个态度,说服朝廷增兵的可能将会大的多,他当即便拱手道:“国城兄放心,尽力争取说服朝廷增兵。”
易知足微微点了点,缓声道:“倭国目前的
况。你很清楚,朝廷必须尽快决定下来。”
听的这话,奕譞站起身道:“那在下就不多叨扰了。”
看着奕譞快步离去的背影,赵烈文轻声道:“奕大将军心思火热,太后却是恬淡多疑的子。”
“无碍大局。”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能增兵固然更好,不增兵亦无关大局。”
天黑之后,易知足才尽兴而归,一回春帆楼,曹根生就送上几份电报,最上面的就是慈安的,看过之后,他随手将电报递给赵烈文,笑道:“果真是猜忌多疑的子,居然让我做保证。”
赵烈文快速的瞟了两眼,道:“如此说来,太后还是倾向于增兵的,只是有些举棋不定。”
“那倒未必,上说不定只是试探。”易知足说着倒了一杯凉开水,喝了几才看向曹根生,道:“回电,增兵与否,朝廷自决,兵凶战危,岂敢保证安全全?唯一能保证的是,正大光明!”
以兵凶战危为借推诿,却又来个正大光明!赵烈文听的暗笑,连忙低
翻看下面几份电报。
后面的几封电报都是倭国来的,江户、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都相继发大规模骚动,元在各地的银行和商号以及一些汉
商铺都遭受不同程度的
坏,名古屋最为厉害,二十多加商铺被抢劫一空,还有三条粮船被抢,两条被烧毁。
他登时凝重起来,道:“倭国多地发生骚
,造成极大的
坏。”说着将电报递了过去。
接过电报翻看了一下,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比我预想中的要好。”
赵烈文担忧的道:“事态会不会进一步扩大?”
“肯定会!”易知足不假思索的道:“倭国一直以来都孤悬海外,排外思想本来就极为严重,纸钞贬值作废,倭国会将所有的怒气都撒到元
上,幕府也肯定会将责任推到元
上,这势必会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
略微沉吟,赵烈文才道:“江户已在组织撤离,其他地方?”
“自发组织撤离的不阻拦但驻倭部队不得出面。”易知足斟酌着道:“着令各地尽可能的保护在倭侨民的身安全,最大限度的避免
员伤亡。”
赵烈文道:“大掌柜这是要纵容事态扩大?”
微微点了点,易知足才道:“现在还不到时候,必须尽量孤立幕府。”
江户湾,一艘船上飘扬着金龙旗的小型蒸汽炮舰冒着黑烟快速的驶进港
,随即减速缓缓的向着粮船队靠了过去,待的搭好跳板,关长海快步上了炮舰,一名军官迎上来满脸歉意的道:“很抱歉大
,接到命令,驻倭部队不的得出面接应组织撤离。”
关长海听的一楞,压低声音道:“什么原因?”
“没说原因,只是发来电令。”那军官说着顿了顿,才接着道:“不过,允许自发组织撤离。”
听的这话,关长海暗松了气,看样子还没到全面开战的时候,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组织撤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