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三章 别无选择(2/3)
摧毁,否则它将摧毁世界上每一个君主制国家。
从这份声明可以看出,北方联邦几乎成了欧洲所有金融势力的公敌,安特纳姆会战的胜利和《解放隶宣言》的发表,肯定会引起欧洲金融势力的恐惧,他们出手
坏北方金融的可能
很大。”
解修元担忧的道:“若真是欧洲金融势力在背后搅风搅雨,咱们在纽约黄金易所的资金是否安全?”
“不用担心,亏损不了。”易知足语气笃定的道:“他们若真是在背后纵,咱们大可与联邦政府联手,保证能让他们血本无归。”
见他如此笃定,解修元登时放下心来,又商议了一番细节这才起身行礼告退,赶去元总号与孔建安洽商,毕竟调拨资金之类事是需要通过元银行的。
待的解修元退下之后,赵烈文若有所思的道:“大掌柜,元算不算是金融势力?”
听的这话,易知足不由的一笑,“惠甫是担心朝廷效仿北方联邦发行新钞?”
赵烈文点了点,道:“朝廷财政拮据,本身又缺乏金银储备,难免不会心动。”
“朝廷与北方联邦的况不一样,大清的国
与北方联邦也有极大的差别。”易知足缓声道:“朝廷若是效仿发行新钞,绝对无法推行,咸丰朝的币制改革,不就是很好的例子?”
京师,恭亲王府。
一回府,奕訢就遣去下帖子请惠亲王绵愉、豫亲王义道、军机大臣文祥,大学士贾桢四
赴晚宴。他很清楚,推行立宪不是小事,就是预备立宪也是风险极大,他们必须与自己的班底仔细商量。
接到奕訢的帖子,绵愉,义道、文祥、贾桢四都如约而至,奕訢将四
请到书房,直言不讳的道:“这几
称病在府中静养,实则是抽空去了趟上海,今
刚回。”
一听他去了上海,绵愉等都有些惊讶,谁也没想到他会微服前往上海,而且京师居然连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就连他们几
都不知道就不要说其他
了,文祥关切的道:“王爷上海之行可有收获?”
奕訢含笑道:“与易国城长谈了一个下午,获益匪浅。”顿了顿他才接着道:“易国城言及目前大清不具备立宪的基础和条件,但却提出了预备立宪的想法,本王觉的切实可行,是以特意请诸位来商议。”
一听立宪,绵愉不由的皱了下眉,“既然目前不具备立宪的基础和条件,又何必
之过急?好不容易太平两年,就不能从容筹划?”
“我也想从容筹划,循序渐进,以收水到渠成之功,但目前的局势却是迫咱们加快立宪的进度。”奕訢缓声道:“一则是眼下的机会难得,再一个就是来自元的威胁,真要再拖延数年,会是什么
形?
皇上年纪渐长,太后权柄重,必然会极力反对立宪,而元则会将势力渗透到北方各省,这两年的棉花贸易,元不仅是赚的盆满钵满且尽揽民心,另外,元还向美利坚北方联邦出售了数目惊
的军火。
有钱有兵又尽得民心,易国城会不会滋生取而代之的野心?其部众会不会贪图一己私利怂恿甚至是迫其作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眼下瞧着是天下太平,但实则却是危机重重,咱们必须尽快的推行立宪,预备立宪则能极大的促进立宪的进程,况且,抛出预备立宪,咱们进可攻退可守,进退自如,无须冒甚风险,还可试探朝廷官员的反应。”
“立宪限制皇权,太后必然不会同意,即便是预备立宪,一旦提出,必然是石天惊,引发朝局动
。”豫亲王义道缓声道:“此事须的谨慎,最好是让肃六出
。”
让肃顺出?奕訢瞥了他一眼,道:“立宪之事是有风险,但却能得到元的大力支持,而且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元作
的可能。”
听的这话,房间里登时一片安静,元的大力支持意味着雄厚的财力支持和军事支持,朝廷三方势力,谁能获得元的全力支持谁就能力压其他两方。奕訢和肃顺实则与元的关系都颇为密切,但细究起来,肃顺与易知足的关系则更为亲密一些。
元对于立宪的态度是无须说的,奕訢若是力主推行立宪,与元的关系将会更密切,再则,还有一层意思,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一旦实现立宪,这首相之位非奕訢莫属。
就算抛开这些,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元作的可能,也值得冒这个风险!元就象一柄悬挂在朝廷上方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的利剑,无时无刻不威胁着朝廷的安危,如今朝廷上下最担心的就是元作
,毕竟
都心知肚明,元若是作
,大清的覆灭就是迟早的事
。
绵愉忍不住问道:“推行立宪,就能保证元不反?”
听的这话,奕訢微笑着道:“元是什么?按照西方的说法,元所有代表的就是新兴的资产阶层,元需要的就是实行宪政,以确保他们的利益,朝廷推行宪政,元又何必作?
况且易国城说的很明白,专制皇权必然被推翻,这是立宪和共和的时代,我想,这也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