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得道多助(2/3)
集中力进行变法革新,推行新政,推行立宪,这才是绵延大清国祚的根本之道。”
奕訢实则也不赞成退守东北的计划,以元四处扩张的秉,是绝对不可能允许满族偏安东北一隅的,如今听的易知足明确的说出这话来,他并不意外,当即强自笑道:“我也不赞成将财力投
到盛京。”
易知足对于清廷退守东北是颇为忌惮的,东北辽阔,气候苦寒,这年通又十分令
痛,一旦清廷退守东北与蒙古联手,对于元来说,是一件极为
痛的事
,征伐的话,会陷
长期的内战,不征伐又担心英俄
手,施行分裂的计划。
因此,他才特意的将这事提出来,意在敲打一番,不过,也只能是敲打一下而已,一旦表现的太过重视,反而不美,所以,他随即就转了话,“听闻慈安皇太后颇善理政?”
“太后乃出自于世代官宦之家,虽是流,却见识不凡,亦颇有眼光,支持推行洋务,尤为难得的是不擅权。”说到这里,奕訢笑了笑,“国城兄当初为何执意一定要除掉懿贵妃?”
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不除掉懿贵妃,朝局还能如此太平?”
奕訢有些疑惑的道:“听闻早在当今满月之时,国城兄就提醒惠亲王。”
“都已是过去的事了。”易知足摆了摆手,他不愿意谈这个话题,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毕竟懿贵妃那拉氏已经死了,而且在这件事
上,他本身就解释不清楚,只会是越描越黑。
两足足长谈了一个下午,奕訢未在上海多做停留,连夜乘车返回京师,易知足特意将自己的专用车厢调拨给他,这让他心
更是大好。
躺在宽大舒适的床上,听着隆隆的车声,奕訢却是怎么也睡不着,细细的梳理着与易知足的谈话内容,一个下午的长谈,两
的谈话内容涵盖了很多方面,诸如新政、西北边疆以及新归附的高丽、倭国、东南亚,天津的工业规划,立宪的基础条件,朝中局势,平衡民族关系,关税商税,军港商港建设,铁路规划等等都有涉及。
通过这一番长谈,他才发现之前对易知足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其知识之渊博超出他的想象,似乎就没他不懂的,而且很多见解都十分新颖,且有独到之处,他跟西洋各国外官员和商贾都长期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很清楚这些见解不是出自西洋,也就是说,这些见解都是他自己独有的,这着实令他感到惊叹。
不过,他在惊叹之余也感觉到的恐惧,纵容易知足本
无意举兵作
,但实力达到这种程度,他身边之
也一定会怂恿甚或是直接
迫他举兵作
以为他们自己谋求更大的利益。
他这次前来上海,实则还有试探的意思,在知道元这次在欧洲的棉花贸易大赚了一笔,其利润可能极为惊的消息后,他就有些担忧,担忧元举兵作
,毕竟有了充足的银子,底气也会格外足。
好在易知足本似乎对朝廷抱有极大的期望,这让他稍觉安心,不过,还是必须尽快的推行立宪,至少要进行预备立宪,也必须尽快打
这种隐隐对立的局面,朝廷中枢也必须吸纳一些东南各省的大员,以尽量避免出现元举兵作
的危险。
次一早,八点不到,赵烈文提前几分钟赶到长乐书屋的院子门外,正好遇上从院子里出来的林美莲,他连忙拱手见礼,态度十分恭谨,他可是清楚对方的身份。
林美莲颌首含笑还礼,“赵先生今来的那么早,这是有事?”
“也无甚要事。”赵烈文笑道:“不过想着大掌柜今可能会忙,提前来请教一下。”
易知足很守时,准八点赶到院子门,林美莲迎上前见礼道:“大掌柜今
可打算见客?”
听她如此问,易知足不由的一笑,他昨拒客偷闲,不想却接连被搅,不仅没能偷闲,反而是累的不行,与奕訢谈话可比东南各省那些个官员累多了,“没有连着拒客的道理,很多官员来一次不容易,见罢。”
待的林美莲退下去安排,赵烈文才上前拱手见礼,关切的道:“朝中无事罢?”昨,易知足与奕訢两
长谈一下午,他是真担心朝局不稳。
“能有什么事。”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恭王前来,是意在询问推行立宪的事。”边说他边走进院子。
赵烈文亦步亦趋的道:“恭王这是迫不及待的想立宪?”
“他把立宪想的太简单了,或者是说,他如今大权在握,太过自信了。”易知足缓声道:“让他折腾一番也好,咱们摇旗呐喊就成。”
听闻是立宪的事,赵烈文便不再多问,他心里是很清楚的,目前的大清确实是不具备推行宪政的条件和基础,当即便转了话题,“昨
大掌柜说《解放黑
宣言》的意义很重大?”
“还惦记着这事?”易知足笑道:“这其实就是东西方的思想差异,你想不明白,就说明平等自由的思想还没根植于心中。
林肯为什么要发表《解放黑宣言》?是因为打着维护美利坚联邦统一的
号不好使了,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