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金融城(2/3)

不出三千万银元,等到明后年,棉花涨价,三千万银元还真不算什么。

两年后?普提雅廷一楞,连忙道:“两年时间太长,我不敢保证会不会出现什么预料不到的变化。”

“有什么变化也无妨。”易知足不以为意的道:“三千万银元不是小数目,就算是平时要筹集这么大一笔巨额也不容易,元这两年连续战争,资金周转有些困难。”

“明年,明年秋季如何?”普提雅廷语气有些急促,一副等米下锅的焦急模样,因为农奴制改革导致大面积的大规模的暴动,对于本就是高额赤字的俄国财政来说,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这也是亚历山大二世同意出售领土的原因之一。

对于这桩领土交易,易知足可谓是势在必得,稍一沉吟,他便道:“最早也要明年冬季,当然,如果能够提前筹集,我会提前支付,合约也不必急,届时再签也不迟。”

话说到这个地步,普提雅廷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当即便道:“行,我在上海等阁下的好消息。”

英吉利,伦敦金融城。

欧洲有四大金融中心——伦敦、巴黎、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随着英吉利国势日盛,伦敦也取代了巴黎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

伦敦金融城则是伦敦的金融中心,金融城面积并不大,建筑密集,街道狭窄,却聚集了数百家金融机构——银行、股交易所、黄金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保险公司大大小小的金融机构扎推在这不到两里方圆的地方。

狭窄的街道上人人往,每个人都衣冠楚楚脚步匆匆,似乎是周围环境和气氛的影响,走在老布罗德大街的胡雪岩步子也一改以往的四平八稳匆忙了许多,跟在他身后的则是元伦敦分行两位熟悉金融城的掌柜。

易知足回电,着他不要迟疑,不要怀疑,坚决吃进,实物、证券,一律通吃。但他心里却是很不踏实,截止到目前为止,经他的手流出去的钱,折合白银已经高达二千万两了,可依然还有源源不断的大额资金汇来伦敦。

这让他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既为元资金的雄厚感到震惊,又惊叹易知足手笔之大,他不知道元究竟能够筹措多少资金,他很清楚,国内的棉花囤积占用的资金数目也是极为惊人的,他有些不敢想象,一旦棉花霸盘失败,元要亏损多少?

临近期货交易所,随行的范掌柜范成伟紧赶两步跟胡雪岩平行,轻声道:“胡掌柜,目前不少棉花投机商正在逐步撤离,购买棉花实物或者的与棉花相关的债券,问题倒是不太大,但棉花期货,却是风险有些大。”

胡雪岩停住脚步,沉声道:“你是觉的棉花价格还会下跌?”

“目前这个情况很难说。”范成伟犹豫着道:“毕竟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棉花,如今南方战事顺手,棉花的价格持续走低,不少人见的投机无望,纷纷撤离,这个时候进场,风险着实不小,还望胡掌柜三思。”

胡雪岩沉吟了下,一声不吭的举步进了交易所的大门,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棉花价格已经从十美分每镑跌到了八美分,以他的判断,只要不出现大的变化,这个价格基本已经见底。

走进大厅看了一眼最新的棉花价格,胡雪岩沉声吩咐道:“买涨,总计买三十万英镑!”

在一片看跌声中,三十万英镑买涨引起了整个交易所的关注,也引起了不少议论,“是那几个东方人买的?都说东方富足,看来传闻不虚。”

“有钱是不假,但这里不是他们应该来的地方。”

“别小瞧了他们,他们是元银行的,这段时间囤了不少棉花,相关的证券也吃进不少。”

“元银行?应该不是一家小银行吧?怎么没听说过?”

“但凡是去过远东的,没人不知道元的,在远东不论你做什么都必须与元打交道,那可以说是一家比东印度公司还要庞大数倍的公司。”

“听闻元支持北方联邦,会不会有什么我们不了解的情况?”

这话倒是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元如此反常,极有可能是获得了什么消息,不过,很快就有人不屑的道:“北美的战争,难道还有什么都瞒得过那些银行家?他们可没有任何动静。”

“也不是没动静,他们在抛售手中的筹码。”

胡雪岩能听懂英语,他学的就是伦敦腔英语,大厅里的议论,他能听懂一些,这些伦敦的英国佬很自大,有着很强的优越感,跟大清的士绅商贾如出一辙,他们看西洋人都是蛮夷,这些伦敦佬看他们也都觉的他们是乡下人,不过,了解元的人也不少,毕竟元垄断了大清对外贸易那么多年,早已是名声在外。

他从众人的议论中想到一个问题,元如此逆势而行,且手笔不小,必然会引起无数人的兴趣并被密切关注,之前,大家都觉的投机棉花有利可图,再加上他行事谨慎,吃的不显山露水,并未引发多大的关注,但眼下这情况就不一样了。

他更为担心的是,元与美利坚北方联邦的关系可谓是人尽皆知,元如此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