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东南王(2/3)
略微沉吟,他才道:“这事本王不能答应,我们可以支付黄金。”
“不不不。”马沙利笑道:“亲王阁下对军火贸易不了解,我们可以售卖武器,但不会售卖制造武器的机器设备,除非是用很大的利益进行换。”
用租借高雄港换回制造米尼枪的机器设备,咸丰肯定会同意,但绵愉却是不想背这个恶名,沉吟了一阵,他才道:“向贵国采买米尼枪呢,五万枝!”
马沙利意识到这是难得攫取高雄港的机会,哪肯放过,当即摇道:“很抱歉,我们无法提供如此大数额的军火订单,米尼枪如今是世界最先进的火枪之一,最多能够提供三千或者五千枝。”
顿了顿,他接着道:“如果采购机器设备,我们可以为你们培训必要的技术工,另外,我们还可以提供配套的弹药厂。”
绵愉虽然怕背负买国的恶名,但却无法抵制朝廷自行制造米尼枪和弹药的诱-惑,琢磨了两天,他才给咸丰写了封密折,他没敢用电报,担心走漏消息,在密折中,他说花旗国公使要求与南洋总理衙门签署正式的协议。
短短不过六,咸丰便将密折发还,着总理各国事务及洋务衙门总理大臣宝鋆与马沙利签署协议。
看着密折上的朱批,绵愉暗自偷笑,如此一来,这黑锅可就不用他背了!他很清楚,必须乘着易知足不在上海之时将这事尽快敲定,当即就遣让宝鋆晚上来一趟。
天黑之后,宝鋆匆匆赶到红桂圆,宝鋆,字佩蘅,索绰络氏,满洲镶白旗,道光十八年进士,授礼部主事,擢中允,三迁侍读学士,道光二十九年
总理衙门,累迁为总理大臣。
见的宝鋆前来,绵愉略微寒了几句便屏退下,拿出咸丰发还的密折,将上面遮掩了,只让他看咸丰的朱批。
看过朱批,宝鋆便知道与马沙利签署的协议不会是什么好事,他也不问协议内容,当即便苦笑着道:“王爷,签署协议可以,但是下官没有大印,印信由伍长青保管着,下官以私的身份签署这份协议,可成?”
绵愉听的一楞,随即就反应过来,以易知足与伍长青的关系,他当然会将印信给伍长青保管,暗自懊恼了一阵,他才道:“你先与马沙利签署协议,本王送往京师用印。”
宝鋆忍不住道:“究竟是什么协议?”
待的绵愉将协议内容一说,宝鋆连连摆手道:“王爷,这协议如何敢签?”
绵愉沉声道:“你想抗旨不成?”
宝鋆登时脸色苍白,抗旨他还真没这个胆子,略微迟疑,他才道:“王爷,今非昔比,签订这协议不定会捅下大漏子。”
“还有什么漏子大的过元?”绵愉沉声道:“放心,事成之后,将你调回京师。”
次下午,马沙利、宝鋆在红桂园签订了一份秘密协定《中美红桂协定》——花旗国提供所有机器设备协助北洋水师在天津建立军工厂,火药厂,并且每年售卖五千枝米尼枪,作为
换,租借高雄港五十年。协议规定,等天津军工厂、火药厂正式投产之后,美方才正式租借高雄港。当然,这只是一分
案,得等到咸丰用印之后,才能生效。
虽说这份协定有点冒险,但马沙利还是感觉十分满意,他相信就算是元,也不敢公然违背这份协定,而且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损失,也无非是损失几套机器设备,这根本就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半个月后,从台湾广州转了一圈的易知足返回上海,消息传开,镇海公府登时门庭若市,众多士绅商贾纷纷前来拜访,各种马车轿子在门外排出老远。
看着林美莲抱着一叠名贴进来,易知足也不由的傻眼,一脸纳闷的道:“都是些什么?”
不等林美莲开,包世臣就笑道:“都是东南各省的
东,有子弟为官的
东!”
听的这话,易知足不由的一笑,吩咐道:“仔细登记整理,将这些官员的资料建档。”
包世臣抚须道:“爵爷这是打算培植元党?”
易知足点了点,道:元如今的
况,即便我无心结党,也会自成一党。”顿了顿,他接着道:“以前是无力自保,也无力护得他们周全,如今倒是无须担心,也没必要瞻前顾后,没的让
寒心。”
林美莲话道:“南洋两省,需要大量官员,爵爷为何没想到用他们?”
“南洋两省正牌子官员视为畏途,候补官我又不愿意要。”易知足含笑道:“再说了,南洋两省是尝试新式管理的试验地,需要有学识容易接受新思想的年轻官员。”说着,他挥了挥手,“就说我很忙,让他们不要在外候着了,让他们留下地址,抽时间分批见他们。”
林美莲颇为意外的道:“那么多,爵爷见的过来?”
“分府县一批批见,无妨,再怎么说也是元东,不见不好,厚此薄彼也不好。”
待的林美莲退出,包世臣才缓声道:“爵爷既然打算培植元党,是否趁热打铁?”
易知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