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江宁会战(三十三)(2/3)
是一跳,这潘世恩是怎么回事?居然要置易知足于死地!就算是要将林则徐四摘出来,也不用如此落井下石!一转念,他就反应过来,对方这是以退为进。
将易知足锁拿进京,江宁的和谈必然会陷僵局,一个不好还可能
反元团练,江南的局势必然陷
一片混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
不过,这倒是一个卖的大好机会,他反应极快,连忙道:“皇上,江宁会战乃易知足首倡,元为这一战也是倾尽财力协助,吴淞、镇江两役,元团练更是击毙俘虏英夷近万,若说易知足是汉
,岂非寒尽天下
心?”
道光听的一阵心烦,对于易知足的大胆和果决,他是恼怒,但要说惩处易知足,他还真没想过,如今江宁的局势,能够离的了易知足离的了元团练?根本不可能,就算是要算账,也只能是秋后算账,当前不行,他还不想被骂成是昏君!
“够了!”轻声呵斥了一句,他放缓了语气道:“当务之急,是必须做出决断!江宁之战,不宜拖而不决!”
听的这话,载铨、潘世恩、穆章阿三顿时就紧张起来,《江宁条约》实则只局限于通商
岸,他们并不是很在意,但英吉利承建京杭铁路就不是小事了,一则工程大,跨越地域广,耗费银钱巨额,意义和影响更是非同小可,而且花费的时间也长可能要数年或者是十年数年之久,对于朝中三大派系的盛衰都有着长远的影响。
三大派系中,穆章阿是满官派系首领,也是坚决反对的一派,载铨则是皇族宗室派系的首领,他本身也是因循守旧,极力反对修建铁路的,揣摩到道光倾向于修建铁路改善当前的财政窘困局面之后,他才一反之前的态度,积极支持。
潘世恩作为汉官派系的首领,不论心里是否赞成修建铁路,他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坚定的支持,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否则王鼎、林则徐、刘韵珂等一帮主战派汉官都会陷险境。
缓缓扫了三一眼,道光面无表
的道:“传旨,允准《江宁条约》及附约,着林则徐、奕山、易知足尽快与英夷谈妥相关细则。”说完,他顿觉轻松不少,这大半个月来,这事一直压抑在他心
,终于做出了决断,他仿佛是掀开了压在心
的一块大石。
“皇上圣明。”载铨、潘世恩连忙躬身道,两心
都是一阵轻快。
穆章阿却是霜打的茄子一般焉了,他心有不甘,重重的磕了一个,道:“皇上——。”
“不必再说。”道光沉声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国库空虚,朝廷目前无法支撑一场旷持久的战争,也不能容忍江南毁于战火,朕不敢冒这个风险。”
听他如此说,穆章阿心知无望,不敢绕舌,叩首道:“才遵旨。”
扫了三一眼,道光暗叹了一声,纠结了大半个月,他终究还是不敢强硬,八旗绿营完全不堪一用,他纵然不甘心也是有心无力,略微沉吟,他才道:“既与英夷和谈,也就意味着战事结束,元团练当如何安排?”
听的这话,潘世恩心里一沉,道光这是要发泄对元团练的不满?想想也是,元团练战力强横,远胜于八旗绿营,规模更高达一万以上,掌握在胆大妄为的易知足手中,别说是道光,就是他也有种坐卧不宁的感觉。
略微沉吟,他才开道:“循团练例,战事结束,应当解散。”
“不可。”穆章阿沉声道:“元团练非一般地方士绅商贾组建的团练可比,元团练的团勇皆是元职员,大小目都享有元身
,即便是解散,元一句话就能聚集成军,元不仅财力雄厚,且能从外商手中大量购买火炮火枪,若是循例解散,恐后患无穷。”
载铨瞥了他一眼,道:“元团练战力强横,就此解散,也未免可惜,但若纳朝廷经制,朝廷又无力供养。”
对于元团练,道光更痛,原本是打算借英夷之手削弱元团练的实力,不想元团练战力如此强横,吴淞、镇江两役,击毙俘虏英军数千
,元团练的损失却是微乎其微,如今战事一结束在即,若是不能妥善解决元团练,他必然是寝食难安。
如何妥善解决元团练?道光对此却是一筹莫展,纳朝廷经制之师,养不起不说,还有可能引发八旗绿营的不满,解散,他也考虑过,根本不行,对于元团练来说,解散不解散,没什么区别,
安静了一阵,潘世恩开道:“元团练之前定海大捷,不少团勇都保举了官身,这次吴淞、镇江两场大捷,保举官身的必然更多,微臣窃以为,将他们纳
绿营,授以实职,安
到各省,尤其是西北边疆,既增强西北实力,也一举解散了元团练。”
“法子是不错,一举两得。”载铨斟酌着道:“但任职西北,形同流放,怕是没多少愿意接受。”
“不必太直接。”潘世恩语气轻松的道:“可先任职在周边繁华富庶之地,半年一年后再调任。”
道光闷声道:“元团练一万余,有官身的毕竟是少数,一般团勇,如何安排?”
默然半晌,穆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