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瓷居(1/2)

熔岩世界的上层有什么?

这个问题困扰了梅菲斯特许久,终日萦绕在他的脑海之中,他希冀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对此作出的推测不少,可都或多或少地有些纰漏,没有一种能够完全符合所有已取得的条件。

也因此,上层世界的模样始终扑朔迷离,只存在于一个又一个猜想之中。

唯一可知的是,它与纯正的深渊、以及巴比伦都不相同。

这种不相同,主要在于生命形式等方面。

不是说虎鲸人、八爪鱼人以及其组成的部族等,这些和人族、精灵没有本质区别。

许多人的幻想之中的其它文明,其实就是把人族熟悉的那一套社会结构、思维方式等照搬过去,再把文明主体从人族换成其它没见过的动物进化来生命。

只能说,那仅仅是换了层皮儿的人类世界而已。

但是上层不一样。

它的组织、文明构架、需求和思维方式、乃至智慧生命的存在形式都和已知世界有较大差别。

曾经,梅菲斯特无数次地推测、臆想,想象它该是什么模样。

但眼前所见,仍然让他微微眯起眼睛。

这是做人时保留下的小习惯,一旦不自觉地摆出这番表情,就意味着他此刻有一些不愿被别人发觉的情绪。

什么情绪呢?

惊讶和好奇。

旺盛的求知欲,也是一种欲望,优秀的法师,永远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

“可真是...”

话只说了一半,因为他想不出该用怎样的词语来描绘此时的感受。

破那层封锁力量,成功落地之后,眼前的场景很出乎意料。

此前作出的种种设想中,都没有如此恬静的景象。

鹅卵石、青翠草地和浅滩。

还有明暖的光以及微醺的风。

这就是熔岩世界的上层,一个和深渊几乎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的世外桃源。

......

......

梅菲斯特是一位法师,一位传奇亡灵法师。

他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

在能够捕捉的感知之中,有为数众多的稳固魂土。

而那些魂土的物质框架,很眼熟,就是透过入口,掉进熔岩世界的瓶罐儿,材质似瓷非瓷,表面像是有层釉,透着些水头极足的色泽,油光滑亮。

仔细看时,才发现这不是人为煅烧的瓷器瓶罐儿,而是从大片的绿草之中长出来的。

虬结交织的白色草根,纠结在一块儿,交织成的复合根系上,长出了和瓷器相似的东西。

它很像瓷,但不是瓷。

梅菲斯特在之前习惯了给它取的名儿,叫瓷居,如今虽然发现,它们并不是瓷器,却不愿再改口想一个名字。

于是生于绿草根茎、同陶瓷极为相似的瓶罐儿们,有了个瓷居的名儿。

每一只瓷居,都收纳着一整片稳固的魂土。

这很不正常。

因为瓷居的数目不算少。

魂土的形成,应当需要为数众多的智慧生灵,知晓并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一个想象中的主体,才有出现的可能。

可眼下,这里甚至没有一条鱼、一只猫,或是其它的动物,更别说是普通人心目中习惯认定的智慧生物了。

梅菲斯特想要皱眉,终于发现这里的异常之处。

在见到这儿的第一眼,他觉得这里应该和熟悉的世界组成相差不多,应当有可见的、种类繁多的动物才对。

但是没有。

他的感知之中,几乎没有任何熟悉的动物生命波动。

可这片世界依然在运转,并且有力量去抵御深渊的同化与侵蚀。

这些力量来自于哪里呢?

梅菲斯特用指尖轻轻贴近最近的草叶,在还没有触及的时候,就有一股人肉眼看不见的抵触力量,阻止手指贴近。

股力量的来源,是地面上的绿草

这个世界,同样是有着类似于以太的存在,在深渊之中,这种存在被称为元素,而元素在这里异常丰沛。

从这一点来说,它和深渊的基础是相同的。

梅菲斯特突然明白了,这个世界的主导者,正是眼前的这些小草儿。

巴比伦的生态系统,建立在为数众多的草木上,那些草木是食物链的最底层,充当着生产者者的职责,杂食性动物和食草动物都依赖食用植物,以获得维持自身存活的能量。

巴比伦,动物才是世界的主角儿。

这也是大多数的世界所遵循的那一套。

可如果,由于某些意外,或是特殊规则,让本该为动物提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