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北方的异动(2)(1/2)
听了济尔哈朗的话,黄台吉都忍不住摇了摇。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不过那位范先生却似乎没有听到一样,继续介绍着
况:“如今吴三桂的军队大约三万
在潼关和闯贼对峙。听说此前吴三桂追击闯军,倒是赢了好几场,不过如今闯贼据险而守,吴三桂一时间也打不下来,听说他正在等着后军带着红夷大炮赶过来。”
“那李自成在哪里?”黄台吉问道。
“皇上,才听
说李自成带着军队在进攻武昌的左良玉。”那位范先生回答说。
“郑家的消息有没有?”黄台吉又问道。
自从郑家的力量,尤其是模范军袭占锦州,又在正面战斗中击败两白旗之后,对郑家的相关消息的收集就成了我大清的报系统最重要的任务。一些和满清有生意往来的商
,一直以来,也都承担着为满清收集
报的任务。
“皇上。”那位范先生道,“最近郑芝龙的长子郑森带着两万多的军队进了长江,据说是要去讨伐李自成。不过其实却是因为左良玉借
抵挡不住闯贼,要帅军东撤。”说到这里,那个范先生笑了笑道:“皇上,左良玉虽然托名官军,其实和流寇也没什么区别。他要东行,无非就是想要到江南去抢一把罢了。江南的士绅们又怎么敢让左良玉这样的
进江南?
才听说,他们中有
说,宁可让李自成到江南来,也不能放左良玉进来……”
听到这里,黄台吉也忍不住微微一笑道:“贼来如梳,兵来如篦。”
“皇上说的是!”那范先生抱拳道,“郑家的财富都来自海贸。而海贸,就是用丝绸、瓷器还有茶叶和泰西换银子。如今明国说是海禁,其实只是不收海贸的税钱,但这税钱其实也还是有的。任何在海上跑海贸的
,都必须加
郑家牵
的所谓‘海上事务理事会’,每年按照船只的载重量上缴会费。然后就能从这个‘海上事务理事会’那里拿到一张通行证和一面红旗。”
“不是不参加他的那个什么会会怎么样?”一边的博洛问道。
范先生听了,微笑道:“贝子爷,若是不这会费,就不能在海上做买卖。就算偷偷地出了海,只要被郑家的船发现了,船,满船的货物,还有
员就都没了。贝子爷您不知道,这大海虽大,但是可以用来贸易的港
总是有限的。而且抓到了这船,好处也不是郑家独吞的,而是在整个理事会中均分,若是有
报了信,告了密,才抓到船的,那
还能拿个大
。如此一来,在各处港
,哪怕是些私
小港,都说不准有理事会的
。再加上有些坏了良心的家伙还喜欢玩钓鱼,也就是装成买家来和
家谈生意,然后等你出了海,他再通知郑家的船来抓,然后一两银子都不用花,船上的什么就都是他的了。”
“那这一条船要多少的银子呀?”博洛又问道。
“按船只的大小,还有加的商
的等级,一般来说每条船每年从五百两银子到两千两银子不等。一般来说每条船大概都要花个一千多银子。这理事会中总共有十多个大商家,几十个中等商家,上千条船条船,光是这些会费,一年就是上百万两的银子。再加上郑家自己也是大海商,一年下来,怕是光是海贸,他们就能赚到好几百万两银子。再加上那些大小商家中,其实很多
原本都是跟着郑芝龙当过海寇的。后来郑芝龙灭了别的海寇,独霸了海面,用不上那么多的
和船了(其实是因为专用军舰淘汰了多用途的船只),才让他们变成了海商。这些
的船和生意,郑芝龙自然也都有一份
份。这又是好大一笔,然后郑家手里又有些稀罕货,比如鲸油,比如各种铁器、粮食、肥料,卖到国内又赚一大笔。这样他们家一年下来,怕是有上千万两的收益。他卖给泰西
的东西是江南出的;他的鲸油、铁器大多都是江南
买的。所以江南就是郑家的命根子。谁敢动江南,那郑家自然就要和谁拼命。所以听到左良玉的动静之后,郑家立刻就出兵,去堵住左良玉去了。”范先生回答道。
“郑家去了江南两万多,那他们在北边应该不会有多少
了。”黄台吉叹道,“郑家的两万多兵到了湖广,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左良玉,都肯定不是对手。郑家又不缺钱,手下的兵也能打。若是郑芝龙有大志,又没什么
扰的话,怕是李自成之类的龙蛇……嗯,范先生,这次粮食的事
还要您多费心。”
那个范先生知道黄台吉的意思是要商量一些重要的事,他的身份地位,是不该听这些的了。便跪下磕
道:“
才为陛下效力,乃是天大的幸运。”
“嗯,你下去吧。”黄台吉道。
那个范先生便走了出去。
那范先生刚出去,济尔哈朗便上前道:“皇上,咱们可不能看着李自成被郑芝龙灭了!这郑家军,不比明国其他军队,他们是真的能打!不比我们八旗差。而且听这尼堪的说法,郑家一年的收益,竟然要有上千万。无论是明国朝廷还是我们,都没他有钱。他又有钱粮,又有兵,若是真的让他把李自成灭了,把天下控制住了,我大清的子只怕就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