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士林(4)(1/2)
“说得好!这杨嗣昌便是这等佞!”显然,郑森对杨嗣昌的这个推断,很是符合方以智的胃
。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大木说得有理,只是,依着大木这一说,朝廷真是……”顾绛叹了气,又道,“大木此来还有什么事
吗?”
“确实是有事的,而且这事
也正是杨嗣昌惹出来的。”郑森道,
“不知是什么事?”方以智问道。
“自然是为了流民而来。”郑森道,“张献忠复叛之后,战又起。而如今朝廷已经无力再组织‘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了,甚至就连给给各路军队的军饷也出不起了。如此一来,官军就要靠自己来养活自己了,官军一直奔走于流寇之事,屯田什么的早就荒废了,若不劫掠民间,这些官兵拿什么填饱肚子?而且,密之先生也应该明白,很多时候,流寇什么的到也不见得如何难对付,只是这流寇消灭之后,往往容易遍地诸侯。就像汉朝的黄巾,唐朝的黄巢,不过旋起旋灭。然而,此等流寇覆灭之后,天下却是遍地诸侯,朝廷之令,不能出京师半步。如今左良玉在湖北,据说残害百姓,比之张献忠犹有过之。于是湖北一带遍地流民……”
“原来阿森是为这些流民来的。”方以智道,“又是要送到台湾去吗?”
“只怕不是台湾,而是吕宋吧?”顾绛毕竟对郑森的事了解的更多一些,便这样问道。
“确实是这样。”郑森点了点,“宁
兄也知道,我们和西班牙
讲了和,西班牙
将原本属于华
的土地财富都退出来了。只是在此前,西班牙
已经把华
杀了大半,如今吕宋的华
数少了很多,又和当地的土
发生了冲突。虽然如今他们手里也有了武器,但是当地土
多势众,加上后面又有西班牙
支持,华
的
况不是太好。所以那边的华
就提出,希望能从中国再移民一批
过去,当然,这钱都是他们出的。这些
过去了,估计也是要给
家当佃户的。宁
兄和密之兄都知道,台湾的田地虽然不算肥沃,但是因为一年三熟,总的收成还是不错的。而吕宋那边的田地,却不像台湾,都是荒地,他们那里都是熟地,同样一年三熟甚至是四熟。这产量自然比台湾更好。到了那边,至少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了。
况且如今左良玉残害百姓,那些百姓都变成了流民。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唯士唯能。若名,苟无恒产,则无恒心……’左良玉这是要将整个湖北的百姓都变成了无恒心之了。呵呵,这样一来,还担心流寇没有
手吗?说不得什么时候,这些流民中就又会冒出一个张献忠,一个李自成出来。”
“所以,大木打算将这些都卖到吕宋去?”方以智道,“这也不错,也算是和周公分封有相近之处了。下一步便是努力将西班牙
从吕宋排挤出去了吧?嗯,我记得以前你们家都是在江浙一带招揽流民,如今却要跑到湖北去招揽移民了吗?”
郑森喝了茶,道:“若是还和以前一样等在江浙招揽流民,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流民们从湖北走到江南,一路上怕是要死不少
。而且说不得就会发生什么变故。二来呢,这些流民自己走到江南后,就算没死,怕也只剩下半
气了。必须要好好静养一段时间才能出海,否则,海上风高
大,体弱者在船上很容易得病,怕是路上又要死掉不少了。而如果能直接在武昌让他们上船,直接运到松江,这一路上,就不太会死
了,然后到了松江,也不会饿的只剩下一
气,需要花不少的时间和钱才能勉强补回来一点,然后坐海船的时候得病的,死掉的自然就更少。所以,无论是从救
上来算,还是从钱财上面来算都是直接在武昌那边来招揽流民更为方便。只是要在湖北
这事
,就必须要有官面上的
物的支持,尤其是必须得到左良玉那个害民贼的允许,要不然,这家伙能
出什么事
来,我还真不敢猜。”
“左良玉……”方以智摇了摇,又道:“临侯先生(袁继贤)据说和他关系还不错。另外,他受过若谷先生的恩惠,若谷先生的公子,侯朝宗倒是正在此间,若是大木要走门路,本来倒是可以通过他的门路试试。只是前些
子侯朝宗和宁
因为见解不同争执了起来,怕是对大木你也有些成见。不过大木你先休息一两天,我安排个时间,组织一次文会,大木你也可以和侯公子见上一面。”
“如此便有劳密之兄了。”郑森回答说。
……
要说方以智的号召力还是不错的,第二摊,他就来告诉郑森,他在准备在两天后在碧峰山披雪组织一次文会,邀请了侯方域等
参加,当然,顾绛本来不想去,却还是却不过方以智的面子,同意去了。方以智也向郑森表示了希望他能调和一下顾绛和侯方域的关系的意思。
“多谢密之兄安排。”郑森向方以智道谢道,送走了方以智,他便打算去找顾绛。
“公子那里去?”李香君问道。
“自然是先去找找宁兄。”郑森道,“常言道一个
掌拍不响。若是宁
兄不肯和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