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试炮引发的思考(1/3)
通州试炮靶场,在北洋兵器局局长刘雪正的陪同下,李卫国登上瞭望台。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那里摆放着一排高倍望远镜,可以清除的看到几公里外的试炮靶场。
“开始吧!”
刘雪正见李卫国已经迫不及待了,立即拨通靶场电话,下令开始试炮。
今天用于实验的火炮是北洋兵器局负责研的一款大径舰载主炮,该炮
径33o毫米,45倍径,采用中华帝国最高级的17号特种钢,历时两年半才研制出来。
之所以才开始研究大径火炮,主要是受法兰西帝国刺激,他们的
黎巨炮计划原本很机密,不过随着英法
换火炮和造舰技术后,这个机密也随之曝光了,立即引起了中华帝**方的高度重视。李卫国亲自下令尽快研大
径火炮,
给了北洋兵器局,有刘雪正打保票负责研。
不过,原本李卫国下达的指标是3年内完成343毫米5o倍径火炮的研制,这个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刘雪正率领技术小组夜攻关,如今过了两年半时间了,也仅仅只研制出33o毫米45倍径火炮。
对此,李卫国并没有怪罪任何。如果说造舰工程是代表一个国家最高的综合工业实力的话,那么造炮工程就是代表一个国家最高的工程加工技术。
当初李卫国起家的时候,第一个重视的便是车床技术,打造出中华帝国最强大的机械加工工业技术积累,使得中华帝国可以短时间内过不列颠帝国,比不列颠帝国先造出强大的3o5毫米5o倍径火炮,这让中华帝国在三次中英战争中占尽了便宜。法国比英国
更早的现了这个秘密,所以法国
才秘密开
黎巨炮计划。
而中华帝国用先进的火炮技术赢了战争后,并未急着开更强大的火炮,李卫国也是一度认为3o5毫米5o倍径主炮至少可以用到19oo年以后,所以也就没再重视这方面,直到法国偷摸研制成功了343毫米4o倍径巨炮后,才提醒了李卫国,历史已经大幅度改变了,李卫国所带来的大量未来技术,将影响整个世界生巨大变化。
正是因为李卫国知道是自己大意了,这才没有怪任何,而是急忙补救,把优势再夺回来。
此次亲自前来观看试炮,并不只因为李卫国喜欢,也是因为对这个项目的高度重视。
毕竟法国已经把
黎巨炮技术转让给了大英帝国,装备了343毫米4o倍径主炮的英国海军,将给中华帝国海军构成严重威胁,很快还会让美利坚和
本都6续装备上这种大
径主炮,所以中华帝国必须也要加快大
径主炮的进程。
原本历史上过3o5毫米(12英寸)的主炮军备竞赛会出现在19oo以后,到一战时期会飙升至16英寸主炮,而现在才是188o年,主炮径就飙升至13.5英寸了(343毫米),可想而知,到了一战时,主炮的
径会恐怖到什么程度。
每每想到这个况,李卫国就是苦笑。
不过这样也好,欧美各国列强都在开大径主炮,以188o年代的技术,研大
径的主炮十分困难,这将变成一个巨大的吞金窟窿,加整个欧美世界的集体衰弱。
所以这也给李卫国提供了一个机会,既然欧美各国都在研大径主炮,那么索
中华帝国就挑起这方面的军备竞赛,如果英美
等国在一战前就造出18英寸甚至2o英寸主炮,估计也把他们累垮了,到时候游戏就更有意思了。
既然欧美各国自己主动给自己挖坑,自己找死,那李卫国没有理由不帮忙不是!
想到这里,李卫国顿时又乐了!
这时,试炮靶场上已经一切就绪,刘雪正赶紧提醒李卫国注意,别被炮声震坏了耳朵。
“试炮开始!”
“穿甲弹测试!三秒倒计时!”
“3——2——1——开炮!”
咚的一声巨响,犹如晴天霹雳。
几公里外的看台上,李卫国等的耳朵都感到被震得麻。那些在近处
控火炮
的士兵和测试技术
员,哪怕他们耳朵里都塞上了棉花团,也是感到一阵
晕目眩。
十几秒后,重达5oo公斤的巨型穿甲弹命中15ooo米处的装甲墙,火星迸溅过后,炮弹一半卡在了装甲墙里面,一半弹露出,显然已经算是击穿了。
“是什么装甲?有多厚?”
听到李卫国询问,刘雪正急忙回答道:“回禀陛下,是克虏伯钢甲,32o毫米厚!”
“克虏伯钢甲?才32o毫米厚?”
李卫国顿时不高兴了。
“你是怎么做事的?朕记得3o5毫米5o倍径火炮就可以轻松打穿3oo毫米厚的克虏伯钢甲了!”
刘雪正顿时苦笑,急忙解释道:“陛下有所不知,那是五年前的时候了!那时候的克虏伯钢甲水平还很差,可如今不同了,克虏伯钢甲的强度大幅度提升,我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