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全面反击(2/3)
这一次,本海军很狡猾,只在
本列岛周边近海活动,因为
本本土跟朝鲜半岛、琉球群岛和库页岛距离太近了,只隔着一道海峡,
本海军身后有海岸要塞作为后盾,不怕中华帝国海军。
而中华帝国海军自然不可能被本海军牵制住,毕竟中华帝国海军的真正对手是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一
不把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打败,都不可能集中
力去对付
本海军。
东南方向的兰芳州,英属马来亚军队从新加坡出发,向兰芳州发起攻击。由于英国海军来势汹汹,中华帝国海军七洲洋舰队担心被英国海军主力包围,暂时避敌锋芒,退回台湾,等待跟北大洋舰队、东大洋、南大洋舰队汇合,编组太平洋舰队准备跟英国皇家海军主力舰队决战。
关岛太平洋上,关岛被围第七6战旅正在苦战。
当这一切都出现在李卫国的桌前时,李卫国突然发现。他扩张的太快了,以至于兵力紧张。
当然,这也是因为英国采取了本杰明的战略,早跟中华帝国决战,不让中华帝国有时间做准备有很大关系,因为英国竟然放弃世界其他地区的海上霸权,将海军9o%以上的兵力调往太平洋。令中华帝国海军原本的局部优势
然无存。
“陛下,朝鲜可不必管他们。让军敲打一下朝鲜国反倒对帝国今后控制朝鲜有好处。至于库页岛上,
和资源都稀少,就算短时间内给
军占领也不关大局。琉球群岛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被
军占据,帝国可从台湾增兵琉球。东南的兰芳州也不是英军短时间就能占领的,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打败英国海军主力,只有打败英国海军,其他各个战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海军大臣林继云率先说道,他的态度一直是寻求跟英国海军进行主力决战,也为此游说李卫国很多次了。
对待朝鲜问题。李卫国跟林继云的看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坐看本侵略朝鲜,打得朝鲜国王李熙不要不要的时候,中华帝国在出手一举控制朝鲜。
而在库页岛战事上,6军并不怕军,区区一个
军师团是打不过中华帝国策军第三十八镇的,
军分明是声东击西战术。重点放在朝鲜和琉球群岛上面。
而琉球群岛才是中华帝国最关心的地方,一旦被军占领,联合英国海军将威胁中华帝国大半个大6近海地区。
为此,中华帝国东部战区调集了三镇兵力增援琉球,阻挡军。
本6军不过八个师团,以中华帝国策军的战斗力。四镇兵力防守琉球足够了。
至于兰芳州,七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岛,中华帝国策军一镇兵力防御有些吃力。但帝国兵部业已从南掌、柬埔寨调集两镇驻军拿下马来亚半岛,攻击新加坡后方,料想可以减轻兰芳州的军事压力。
以英国6军的战斗力,中华帝国策军完全不惧,所以哪怕七洲洋舰队撤离了。短时间内也顶得住。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战略要地,关岛能否守得住。
在关岛周围的太平洋海域,是大英帝国主力舰队,增援关岛,就意味着要直面英国海军,并与之决战。
英国海军无疑占据着数量上的压倒优势,而中华帝国海军则占据着质量上的压倒
优势,双方各自都有一个压倒
优势,这就令双方决战的胜败产生了变数。
而这个变数如果放在五年前,那么中华帝国海军一点都不惧,因为不论英国海军战舰多多少,他们的火炮都无法打穿中华帝国战舰的装甲。但如今有一个变数存在,那就是鱼镭武器的诞生,英国海军各舰都装备了鱼镭,足以对中华帝国战舰构成致命威胁。
尤其月前的关岛海战,中华帝国四艘雄风级战列舰对抗十艘英国战舰都不落下风反而击沉对方一艘战舰,重创对方两艘战舰,足以证明中华帝国的战舰在质量上占据了压倒优势。
但在关岛海战最后阶段,英国海军采取了特殊的战术,他们打算牺牲几艘巡航舰作为代价高速靠近中华帝国战舰,近距离释放鱼镭同归于尽。
这个战术最终迫使已经占据海战上风的中华帝国海军放弃攻击英国战舰,选择了避让和撤退。
正是因为这件事,让中华帝国的军事家们变得小心了起来,原本百分百支持跟英国海军决战,如今有一多半产生了担忧。
毕竟,英国海军如果在决战时也采用这种战术,那么对中华帝国舰队来说将是致命的。
原因无他,英国海军的巡航舰和护卫舰太多了,两百多艘,就是堆尸体也能堆垮中华帝国海军。
数量在这一刻体现了优势!
李卫国很懊悔,他过分的注重海军战舰的建造质量了,从而忽略了数量在某种条件下也会发挥巨大作用。
当初如果跟英国海军一比一比例的来建造战舰的话,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况了。
而造成李卫国没有大规模建造战舰的原因,就一条,是因为李卫国知道前无畏舰一出现,铁甲舰将一夜间过时,造多了铁甲舰那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