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画和玉佩(3/4)
,这到底是用什么手法制作的呢?”
孟子涛说:“用专业点的话来说,这属于是药沉,它是经过长时间沉香油脂和香浸泡加染色做出来的,材质只是一般的杂木,但硬度较高,好一点的也会用白木,用其做成的假沉香及沉香饰品表面看起来油
也很足,而且件件沉水,油脂也好,但油酯仅仅附在表面。”
“有一些商家还喜欢故弄玄虚,当着买家面用火烧或用明火靠近沉香,有时甚至能看见香体表面似有油脂溢出,以令消费者信不疑。由于部分新手从未闻过沉香的味道,所以一旦面对各种杂木经过泡药水、泡油做成的假沉香时,只要假沉香添加的染色剂和香料适度,新手便不能从成色和气味辨出真假。”
陈淳连连点道:“你说对了,当初我买的时候,卖家确实还用打火机烧了一下,我看有油脂溢出,就
信不疑了,看来沉香这东西,还是要有一定专业知识才能买啊!”
孟子涛点道:“您说的对,这行现在确实鱼龙混杂,如果没有一点水平,很容易就着了道。”
陈淳有些郁闷地把东西收起来。
孟子涛开问道:“不知道你们还有什么东西要鉴定吗?”
“还有这个玉佩。”
陈淳从袋里拿出一块玉佩放到孟子涛面前,解释道:“这玉佩其实是和那幅画一起的,我觉得还不错,就给我
儿了,不过她却说戴了之后身上会过敏,而且闻着玉佩有一
子怪味道,又还给了我。我这
嗅觉不是太灵敏,也能够闻得到有些怪味,就一直丢在抽屉里了,要不是昨天提起这幅画,我都要忘记它了。”
一般的玉器是没有怪味的,有怪味意味着不是出土文物,就是做了旧的。
于是,孟子涛戴上了手套,拿起了这块玉佩,一看之下,心里顿时惊讶起来。
这是一件兽佩,玉佩器形上部由弧形璜面作扇形展开,做为兽的冠,下部为兽面纹,中间自然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扇状孔,上部有两个马蹄形穿孔,与下部的单个马蹄形穿孔连接,可供穿绳佩戴。
纹饰为变形的蟠螭纹和卷云纹相结合,以相的两个长卷云纹作兽的眉毛和鼻梁,椭圆形的眼睛,变形卷云纹作鼻子,两个变形的蟠螭纹做出脸廓。
孟子涛之所以惊讶,是因为这块玉佩从琢玉技法上来看,很不一般,除了保留传统的细线刻与
刻一面坡斜切法以外,较多的采用减地浅浮雕与
刻相结合的手法、双线
刻以及剔地隐起的手法。
这是一种以多种动物纹样集中在一起组成图案的方法,以双系拱形起脊饰最为典型,远看云气缭绕,近看兽个分明。
而且,技艺卓越的玉雕匠师用炼、和谐而又突出的笔法,把天上和
间、显示和幻想的各种物象,巧妙地组合在一件玉雕作品上。这种生动、优美、丰富、的艺术形象,把观者带到了话般的幻境之中。
孟子涛以经验来判断,这是一件造型小巧,极有个的春秋时期新颖独特的玉佩饰。充分显示了春秋晚期玉雕工艺已发展到了娴熟高超、令
惊叹的阶段。
这样的器物会是赝品吗?显然不太可能,那就是说,这是一件出土文物了。
但更令孟子涛觉得怪的是,这块玉佩上有明显的做旧痕迹,他用一只手轻轻的扇动,似乎是想要嗅出玉器的气味。
马上,孟子涛就皱了皱眉。
陈淳有些诧异,说道:“都已经过了十几年了,你还能闻得到味道吗?”
说完,他就见到孟子涛把玉器放在桌子上,示意他闻一闻。
陈淳便拿起了玉器,学着孟子涛的样子,用手扇动,他以前也并没有做过这种动作,动作看起来难免生硬了一些。
不过,他脸上露出一丝茫然的色,似乎是并没有嗅到了不好的气味,这时,他又把玉器朝着鼻子尖的地方又是靠近了一些,鼻子差一点就要碰到了玉器,表还是有些茫然。
“我没闻到味道啊!”
“让我来。”
旁边的戚秦西要过玉佩,一开始,离得远了他也没闻到什么味道,但当他靠近玉佩的时候,猛地把玉器拿远了一些,似乎是想要一把将玉器扔掉一般。
戚秦西吐了两
气,这才把玉器放下:“这什么味道啊,这么怪,又令
觉得恶心。”
“真有味道吗?我怎么没闻到啊?”陈淳很是郁闷,为什么孟子涛和戚秦西都闻到了,自己就是闻不到呢?
戚秦西说:“你这个鼻子不知道怎么生的,这么明显的味道都闻不出来。”
陈淳没好气得说:“你以为我想啊,我还不得像你,是个狗鼻子呢。”
戚秦西回道:“你才是狗鼻子,你全家都是狗鼻子!”
陈淳乐了:“我说老戚,怎么这么多年,你还是听不得别叫你狗鼻子啊?”
戚秦西冷哼一声:“哼!我一辈子都听不得,可要记住了,下次再说我就翻脸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