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鎏金琉璃胆瓶(3/4)
道一些吧。但就算这样,也证明不了他家还有其它更好的东西吧”
孟子涛追问一句:“那你说有没有这样的可能”
于为则说:“可能确实有。”
孟子涛笑道:“那不就得了,我又没亏钱,最多也就是花几千块钱买这个可能,又有什么不合算的而且,他们或者他们的亲朋好友有什么古玩要出售的话,肯定会想到我吧”
“这到是。”于为刚说着,上下打量了一下孟子涛。
孟子涛摸了摸自己的脸:“嘛”
于为刚笑道:“觉得你小子做生意也有一套。”
孟子涛笑道:“别跟我说,你连这样的道理都不懂啊。”
于为刚摆了摆手:“我和你的不一样,我又不负责翡翠赌石之类的工作,材料都是明码标价,最多熟方面,价格优惠一些,给点回扣什么,不用像你这样,广撒网才能捞到鱼。不过,像你这样也不是个办法啊,民间的好东西现在越来越少,等将来你怎么办”
孟子涛笑道:“我不还有拍卖公司嘛,另外还有其它产业在孵化,最多再往现代艺术品的方向倾斜一些。不过,这是常远之后的事了,至少十年之内,我这行还是有所为的。”
“也对”
两聊了一会天,赵响才从房间出来:“让两位久等了,我决定,这对瓶子还有铜镜,都卖给你,你能给多少钱”
孟子涛说道:“赵先生,十分抱歉,我这行一般都是物主先出价。”
赵响有些怪:“还有这样的规矩是什么道理”
孟子涛解释道:“万一货主卖古玩是假,摸行估价格是真呢当然,这不是说赵先生你,不过规矩就是这样,也不太好
坏,你说是不是”
“都是这样”
“确实都是这样,你也可以打电话问一下。”
赵响沉默了好一会,说:“那好吧,这三样东西我要六十万,少一分都不行。”
“一价六十万”
“对,一价。”
“呵呵。”孟子涛笑了笑:“赵先生,你这样让我有些为难啊。”
赵响耸了耸肩膀:“你就说行不行吧”
孟子涛迟疑了片刻,说道:“还是便宜一点吧,毕竟那两只胆瓶我还有些疑问。”
赵响摇了摇:“如果不行的话,那就算了。”
孟子涛吸了一
气又吐了出来:“那好吧,就六十万。”
“那咱们现在去银行转账。”
“行,那就走吧”
去银行转了账,孟子涛一行就驱车回店里。
“我说,这三样的东西,真得值六十万”于为刚对此有些怀疑。
孟子涛没有直接回答,反问了一句:“你有没有看过坚夷志”
于为刚摇了摇:“没看过,这是什么书和你刚买到的几件东西有关吗”
孟子涛说:“坚夷志是南宋洪迈撰写的文言志怪集,其中就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是,宋徽宗曾经把十个紫琉璃胆瓶给太监。让太监命令工匠在瓶里面镀一层金。
太监拿着琉璃瓶向宫庭的工匠们展示,但工匠们都没有办法做到。
太监问为什么,工匠们给出了理由,说:“把金子镀在里边,应该用烙铁熨烙使金子平整才行。但是琉璃瓶的瓶颈太窄烙铁无法到达应到的位置。而且琉璃瓶又脆又薄耐不住手捏。一定要镀金的话,瓶子肯定要碎。我们宁愿获罪。也不敢接这个活。”
太监虽然生气,太这样的事又不能勉强,但皇帝
待的事
得办好啊,不然的话,可是要倒大霉的。
思来想去,太监想起了一句话,高手都在民间,于是出了宫去寻找能工巧匠,偶然看见锡工给陶器镀锡的工艺很巧,于是他就死马当活马医,拿了一个琉璃瓶给他,让他在内壁镀金。
锡工却没说先前那些工匠的话,只是告诉太监第二天来取。
第二天小太监到了,琉璃瓶已经镀好了。太监大为惊讶之余,说道:“我看你的技术,确实比宫里的工匠高明。你在这里屈居,不得被贫穷拖累吗。”并把此事的原本都告诉了锡匠。
锡匠回答说:“这事容易。”
于是,那位太监和锡匠宫向皇帝禀报了这件事。皇上也打算亲自观看。为此亲自到了后花园。并把先前的工匠全部召集到庭院里,一一询问。工匠回答的都和昨天一样。
锡匠独自上前,取一块金子锻打,金子被锻打成纸一样薄,之后拿起来裹在瓶外边。
众嘲笑着说:“这样做谁不行就知道你是个低级的工匠,怎么能够做到在里边镀金”
锡匠笑面不答,不一会剥下裹在瓶上的金箔,固定在银筷子上进瓶里,并用水银慢慢滴进瓶里,盖上瓶
,来回摇动让水银布满瓶内。没想到,金箔全部附在了内壁上,一点缝隙都没有,之后又慢慢修正均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