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4/6)
。冯市长,您说到的与客户谈事的问题,我们不是有会议中心吗?在那里,我们会专门设计出适合各种需要的会议室。”
我的心里顿时就升起了一种震撼与敬佩。
如果我们认真去研究本这个国家,仔细去观察他们的国民,有时候真的会让
感到一种震撼,在对这个国家感到敬佩的同时还会让
感到害怕。
有讲,
本的强大,从某种程度上得利于他们的教育。我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片面,或者说是并不全面。
我认为,本
的
中有着为我们所难以企及的部分,比如强烈的忠诚感,荣誉感,大无畏的牺牲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
,羞耻感,困境中无与伦比的冷静,坚韧,秩序感,怕给别
添麻烦的自尊心,让
惊异的勤勉,努力,进取,对家族或国家的利益的极端重视,森严的等级次序感,个
对集体和长者的绝对服从,浓厚的岛国危机意识等等,这些因素都是使得
本这个国家能够在二战失败后很快崛起的根本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本
的优点是我们更难学习到的——放下尊严向欺负自己的强者学习是自强的唯一途径。
所以我有时候就想,有这么一个邻居,虽然挺危险,也总会出些事儿,但能让我们随时都有着一种危机感,紧迫感,压抑感。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这也不算是什么坏事。
当然,如果要让我们像他想象的那种办公方式去做也是不大可能的,毕竟国不同,我们之间的思维方式也不大一样。
在我们国家,是必须要讲究官道威严的,像我这样的政府官员,如果像田中说的那样去和普通员工坐在一起办公,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下面的看在眼里,这像什么话?
且不说我自己无法接受,就是其他领导也会把我的那种行为视为一种怪异的。他们肯定会认为我要么是脑子有病,要么是为了故意的另辟蹊径来宣扬自己。
这不符合我们传统文化意识中的中庸之道。此外,我们还有一句话叫做: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谁那样去出风,谁就会必然地遭殃。
在我们这个国度,任何高调的都必将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别说是像我们这样一般的官员,就是我们的国家领导,他们在国际上的形象都是一本正经的,举手投足之间都非常的规范,就连脸上的笑容也很少出现。这与西方国家领导
的随意和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不是做作,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决定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君子之风。
《礼记》里面关于君子是这样讲的:“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君子不尽之欢,不竭
之忠,以全
也。”
用白话文说就是:见闻广博,记忆强健,并且很谦让;敦厚善良,身体力行并且不懈怠,称得上是君子。作为君子,不去要求别无尽的喜欢,不去要求别
竭力的
戴,从而保持永久的
。所以,按照《礼记》的标准,君子至少包涵三层意思:一是学问高;二是品行好;三是严于责己,宽以待
,求得持久的
。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也同时对官员的威仪形成了一种普遍的规矩:说话必须不急不缓,语气中要带有威严;少露笑脸,这样才能够显示出权力的震慑力;行走时如风行水上、无滞无碍,即不急不躁、从容自在,避免在行走中凝思考、左顾右盼、摇
晃肩、扭腰摆
、疲疲塌塌。站立时要求
项正直、全身挺拔,避免耸肩耷
、含腹垮腰。坐时要上身端正、下盘稳固,避免歪
垂
、前俯后仰、东倒西歪、倚墙靠柱
所以说到底这其实就是一种传统文化培育出来的东西,没有对与错的问题。很多用西方
的标准来要求我们的官员变得随和,那其实是不现实的事
,也是不可能的。官员也是
,也有七
六欲,也希望自己能够像国外的官员那样随时表现出一种轻松和自然。但是我们可以那样做吗?能够那样做吗?
如果我们真的那样了的话,其结果必然是——
组织上会评价这位官员吊儿郎当,不成熟,不稳重。结局一样是悲剧。
我听完了田中的话后在一瞬的震撼之后随即就笑着对他说道:“田中先生,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此事,那我们就尽快把合同签了吧。对了,虽然我们在公司里面占有一定的份,但是目前我们的投资部分好像已经达到了我们
的
金了吧?那么这几个项目就应该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结算了,是吧?”
他顿时就笑,“冯市长,您是我见到过的中国的官员中最不忌讳谈钱的。”
我苦笑着说道:“没办法啊。我下面这么多等着要吃饭呢,银行的还款压力也很大。田中先生,请理解啊。”
他大笑,“可以的。不过这件事还得经过董事会研究。哈哈!至少我个
不会有多大的意见。”
我顿时大喜,“太好了!田中先生没意见的话,那么这件事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毕竟我们也是
东之一啊。是吧?”
他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