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心路历程1(2/3)
)。而是他清楚的感觉到对方得到了支持。从这一点来说,应该是任健背后的(或许是某个高官子弟?)察觉到了w市土地政策变化的事
。
但是,这一次,况不一样了。
之前他的判断只是根据自己掌握的一些比较粗浅的信息,通过察言观色,以及在谈话之中的试探。说白了,他知道的东西并不太多,只是想要尝试着诈上一诈罢了。成功了当然最好,等于为唐总立下大功——失败了也很正常,不会被认为是一个严重失误。
但是现在,他是真正的掌握了大局。
商业谈判中什么最重要?无疑就是报。就像赌博一样,如果信息单向透明,知道对方的牌是什么,那么赌徒想输都难。同理,谈判的一方如果已经知道对方的底牌、底限以及具体的
况,那么就可以抛开那些冗长,却不可或缺的试探部分,直接单刀直
,切
中心。
要比方的话,正常的谈判是一场战斗,胜负在两可之间。然而如果知道了对方的底牌,那么战斗就变成了狩猎——几乎谈不上危险的,单方面的压倒优势。
这一次,唐总已经为他做了三方面的准备工作。首先是通过细致的调查,花了点小钱和时间,了解到钢铁厂的具体况——不出所料,确实是烂的无药可救。至少在账面上而言,想要拯救它,就如同把钱丢到水里一样。其次呢,他们某些灰色渠道掌握了对方的资金
况。这事通常来说是违法的,然而这年
违法却不被追究的事
多得去了。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合同详查,把任健当时买下整个钢铁厂的合同,整个弄了一份副本出来,细细的调查了上面所有可以利用的细节和漏
。
要特别说明的是,细致调查和粗略了解是有区别的。比方说之前几乎所有都知道钢铁厂账面亏损极大(无需任何调查,白痴都能看出这一点),然而仅仅是知道“亏损极大,无药可救”和细致的得到了真正的账目细节,明白整体亏损金额,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同样,他早就知道任健这边“资金链紧张”(投机撞铁板了,当然紧张),否则的话也不会那种表现,但是知道对方
况不妙和具体知道
况不妙到什么地步,那也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前者会让你总有那么几分疑虑,总是要担心那几种可能,因此腰板就是不能挺得笔直,说话的时候终究缺乏那么几分底气,开条件的时候怎么都会留有余地。而后者则就是完全不同的事
。彻底掌握了真相之后,你就完全知道对方的条件到底是合
合理的要求呢,亦或者是空手套白狼式的诈唬。那些谈判上的花招对于你来说也就根本没有任何效果可言了。
然后他很自然的走进任健的办公室。
任健正在办公室里处理着不知道什么事。
有时候他觉得这个叫做任健的年轻挺可怜的。他在他的第一次投资活动中就宣布失败——所谓炒
炒成
东,泡妞泡成老公,尽管对于别
来说是一个笑话,但对于当事
来说确实一个真实的大失败。这一次的损失对于公司的伤害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任健完全丧失了其他方面投资的能力。他把所有的本钱全押上去啦!不得不说,能够做出这种不成功则成仁的投资的,也就是这种新
了。放二十年前,这种气概也算是一条好汉。
当然,放今天,那就叫莽夫和蠢货,会被吃得皮骨不剩的那一种。真不知道他要怎么向后面老板
代。
这一次有备而来,气质自然不同以往。虽然说进去后任健的态度很冷淡,只是喊了声“钱经理”,这么稍微打了个招呼,就立刻低看着那个文件。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用一种充满居高临下和目中无
的姿态在沙发上坐下来。
“任总,”他坐在那里过了好几分钟,虽然说秘书上来给他来一杯茶,但是任健本
却没怎么理会他。当然,这是一种姿态——对中国
来说,不管是普通的
际往来亦或者谈判,都有这种默认的规则——先开
的那一位,天然就处于弱势。所谓求
难开
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说的是正常
况。这一次这种小花招不会给任健带来多少的优势的。所以稍微登了那么一小点时间之后,姓钱的终于主动开
招呼了。
“钱经理,怎么说?”任健将目光从手的一张纸上抬起来,看向他。
“我已经来了好多次了。”钱经理轻轻咳嗽了一声。“这一次,任总应该给我答复了吧。”
“哦,是指钢铁厂转让的事啊?”任健这一次的
也显然不同。“这个,我再考虑一下吧。”
好一招以退为进!
钱经理心里倒是暗暗佩服。之前觉得这个叫任健的年轻得很,然而现在看来,要么是之前真的方寸大
导致表现大失水准,要么就是这段时间成长速度惊
。
可惜的是,这一次的他可不同过去,已经刻
悉了对方的底牌,当然不会被这些小手段给诈唬住。谈判谈判,打的就是一个心理战。现在他已经知己知彼了,哪里还会被这种招数给骗过?相反,他可以用一种超然的姿态,以第三方的立场观察评估任健的表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