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 突发意外(2/2)
册封。我们可以认为,相关的玉印数量远不止一个。”第一位专家发言了。“……考虑到这枚玉印保存得非常完好,其年代只能初步确定是隋唐或者南北朝……我认为,它的价值应该是……”
专家翻动身前准备好的价格牌,每个都能看得到,上面是整整八个零。
“一亿元!一号专家给出的参考价格为,一亿元!下面请二号专家估价……”
二号专家同样解说了半天,满嘴都是在贬低这个玉印的价值。他认为,玉印虽然是隋唐年间之物,但是应该并没有真正的被临邑国王使用过。所以其价值要大打一个折扣。但是虽然这么说,等到估价的时候,他给出了一亿五千万的高价。
四个专家,加上宋权,全部估出了自己心中的价格。宋权是估价最低的一个,但是哪怕是最低,也是八千万。
很快,进了宝物拍卖的环节。根据专家评估价格的平均价,最后现场得出这个临邑王玺起拍价格为一亿一千万。
这个价格真的是非常高昂。尽管在场的绝大部分都认为,这个临邑王玺报出这个价格不算离谱,但是却始终没
出价。
专家就是专家,宋权的这个“名誉会长”的衔不是白来的。他估计得很准确——虽然w市有钱
很多,但是能够一
气拿出上亿元来收藏这么一件东西的
却很少。因为这可是实打实的要拿出一亿元钱啊。此外,这件古董有一定的后患——这件宝物虽然只是传国玉玺的仿制品,对中国
而言并无特别的意义,但是对外国
却不同。东南亚三国,也就是老挝,柬埔寨,越南,和古代的临邑都有着扯不清的关系(虽然专家说这东西并没有真正被使用)。谁知道那些东南亚猴子会做出什么来呢?
如果真的出了什么外纠纷之类的……那可能是一件很大的麻烦事
。话说回来,这还是区区一个临邑王玺,真的要是传国玉玺的话,估计没
敢收藏了——就算收藏了,也是藏在家里,绝不能拿出来给外
看的。
主持的三次叫卖宣告失败,没
响应,于是最终宣布这件宝物流拍。
“太好了,陆五。”任健没有的看上去是长长的舒了一气。“这件宝物在这里拍卖可就亏了……亏到家了!”
不过话说回来,陆五倒是有点失望。因为他听到“传国玉玺”的时候,也不自禁的有了那么一丝期望。
这不是他没看过玉印——事实上,这玩意被他翻来覆去的看了很久,所以陆五知道,这个玉印上并没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样的字眼,只有一些他完全不认识的字。
嗯,非专业士,通常是看不懂那些扭曲的相当厉害的古文的——古文本来就难懂,因为适应印章而做出种种变形之后更加难懂,当文字还是反转的时候,这种难度已经超出了非专业
士的范围了。所以虽然陆五认为玉印上不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是却也不能说那种非常有底气的百分百确定。
直到宋权揭露真相,陆五才松了气。传国玉玺出现在他手中什么的,虽然是好事,但是却是他绝对承受不起的。
“呼,结束了!”任健拍了拍陆五的肩膀。“怎么样?够惊讶吧!”他问道。
陆五不得不承认刚才这一幕简直堪称过山车。
“对了,下午新招聘,要一起来吗?”
“不了,谢谢。”
陆五看着任健采飞扬的表,突然想起半年之前自己还在大热天,冒着酷暑四处投简历找工作。昔
种种宛如就在昨
。找工作面试绝不是一件愉快的事
,不管别
怎么说,但是陆五自己觉得作为一个面试者去面对考官的感觉,就如一
猪走进屠宰场等候屠夫的挑选一般。那绝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除非你知道你被内定了。
“那我先过去了啊。”任健说道。“现在我们暂时不差钱,这个玉印就按照宋会长的安排,送去香港拍卖吧。”
他起身离开。看着任健离开的背影,陆五突然本能的意识到一件事。
那就是现在这一切是任健的生理想,或者说是任健理想中的
生道路,但不是他的。也许之前,在自己困窘不堪的时候,他确实只有这种理想。但是现在真的一切唾手可得的时候,陆五惊讶的发现自己居然完全提不起劲来。
“哎,是我太矫了吧。”他轻声的感叹了一下。
对了,琥珀,不知道怎么样了。但是,如果真的原因发生在异世界,那么陆五什么都做不了……
不知不觉之中,陆五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了电视台外面。
w市电视台是在北区一个比较偏远的位置,此时正值中午时分,出来之后路上似乎一个也看不到。
“陆五?”一个声音突然叫着他的名字。
“是我,谁?”陆五本能的顺着声音看去,然后下一瞬间,猛烈的一击落在他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