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打通了,前往印地的道路(1/2)
“我还有希望。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眼看着对面的火炮,对面的步兵,对面的骑兵以及对面的俄罗斯哥特帝国的军旗飘扬,纳迪尔沙的心里面这么想着。
只要能够坚持过今天,只要能够将俄罗斯哥特帝国的军队挡住一天,只要让威廉·冯·赫里福德明白自己的实力,那么自己就有机会。
只要这样,他就投降,投降,坚决的投降,投降之后就算给对方做狗也无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在这场战役中,自己能够挡住对方的兵锋,也绝对能够让威廉·冯·赫里福德高看自己一眼。
这样一来,就算是投降,也一定能够争取到一个相对好的条件。
至少,这位沙阿,现在心里面是这么想的。
“所以说,我的未来还无比光明。我还有明天!就是这样,绝对!”他的心里面这么想着,甚至可以说是狂呼与咆哮着这样的话。
当然了,这种咆哮,在现在这种况下喊出来,实际上和心理暗示,自我安慰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再说的简单清晰一点,那就是完全没有什么卵用。
而这一点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也完完全全的得到了体现——就好像是现在这样。
当上百门装填了高弹药的六磅跑弹轰然发
出去,而后在对面的阵列中引起了一连串的
炸之后,对面的纳迪尔沙的想法,企图与**,基本就等于彻底的崩溃了。
高炸弹造成的杀伤实际上并不是太多。总共杀死的家伙大概也就几百
,并不到一千。
作为一火炮齐
,这样的成绩不算好也不算坏,尤其是在己方军队的武装力量占据优势,而对面的敌
的力量完完全全处于劣势的
况下。
更重要的是这群混蛋还列成了密集的阵列。一个两个都凑得紧的。
对于中古时代的战争,甚至对于近代早期的战争来说,这样的密集阵列的确是相当重要的。
密集就代表了团结与纪律,密集也代表了火力与士气。所以说,虽然密集的凑在一起也会给对方的火力密集打击己方部队的机会,但是两相对比,果然还是军队密集起来比较正确。
然而,现在,这种“正确”的想法,被新月异的武器发展证明了,是完全彻底的不正确的了。
只是一火炮齐
,就能击杀数百名士兵,如果火炮的威力再增加,又或者火炮发
的速度再提升的话,那么恐怕很快,这几万名士兵就会变成炮灰了。
他们甚至连尸体都不会留下的,大径火炮,烈
**的剧烈
炸,将会让这些家伙在一瞬间变成飞灰。
极少有军队,能够在这样可怕的火炮轰击下保持镇定和冷静。
或许说经过严格训练的近代军队,一战化的军队可以吧。毕竟那些疯子可是能顶着机枪正步走的变态。
但是理所当然的,现在的纳迪尔沙麾下的军队,绝对没有办法,不可能达到那种高度。
所以他们慌了,混
额,哀嚎着疯狂了。一些家伙漫无目的的抱
鼠窜,一些家伙则丢下了武器,看着眼前被炮火撕碎撕裂撕扯的稀烂的尸体,双眼发直,看起来就像是傻了一样。
还有一些家伙,则脆的怒吼着,向着他们自认为的敌
的方向发起了绝望的冲锋,似乎是想要接近对方,而后将对方完全击败。
然而,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没办法成功了。
在阿富汗首都坎大哈周围,是一片难得的高原地带,地形比较平坦,适合进行骑兵作战,也就是在俄罗斯哥特帝国的远征军部队,在火炮轰鸣的同时,其骑马步兵组成的步兵线,以及两翼作为掩护的两个胸甲骑兵团,已经开始,缓慢的向着对面的成了一团的敌
前进了。
“该死的,该死的,该死该死该死该死该死!士兵们,给我打起来,敌
,敌
已经攻上来了,快点组织防御,组织防御!!!”
对面,纳迪尔沙气急败坏的大喊大叫着,期望能够让处在混中的己方士兵重新镇定起来。
当然,除了大喊大叫之外,命令各级军官呼吁,以及命令他最信任的禁卫军组成的督战队前进,用砍脑袋的方式,让这些士兵们重新恢复过来也是办法。
只是无济于事,在如此猛烈的炮火轰击下,无论纳迪尔沙和他麾下的军官与将军们多么努力,都没有办法重新恢复哪怕一支军队的士气与战斗力。
通常的事都是这样子的。
在他们的努力下,阿夫沙尔部落的战士们稍稍恢复了一点士气,准备重整阵型,然而就在这个紧要关,对面的火炮一顿轰击,那些士兵就重新陷
了混
之中。
这样的事做得多了,甚至连原本应该弹压士兵们的督战队,以及军官和将军们,都产生了异样的心理。
也就是在这种况下,俄罗斯——哥特帝国的军队
近了。
与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军队都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