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底气(2/3)
会嫌路多,只会希望各处相连的道路越来越多。
军工司最有雄心的计划就是打算在天启七年到八年,利用两年时间从青城到却图南城,一共三千多里的路途修成夯土路,这是一个相当伟大的工程,因为这一段路途虽然不似漠北有沙漠和戈壁区,但更加的地广稀,很多地方是几百里路都见不到
烟,比当时的漠北还要荒凉的多。
如果道路修成,等于西部蒙古的腹地,如果十几二十年后对卫拉特
发生战事,这条道路和库伦到却图北城的两条路就是两条大动脉,足够支撑起南北两面的军事行动。
和记在原上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潜伏期,甚至在刚刚打完大仗的这个阶段,和记要杜绝再有大的动作,毕竟田季堂的压力和担子也是很重,连续打仗,修受降城,修路,还要沿着科尔沁
的地盘一路把军堡墩台修到义州卫,将科尔沁
原和义州卫一带连接到一起,形成一个稳固的堡垒带,加上对
江和黑龙江还有松花江流域里的那些小部落的有效管制,后金就被牢牢锁死了,从辽西的宁远和关门是一道锁,广宁十三山到科尔沁又是一道锁,东江和朝鲜牵制其后,后金的战略态势前所未有的恶化起来。
关键是和记还在支持那些林中百姓抵抗,真
减丁也减的厉害,连年征战没有不死
的,明军再废物也不可能对
真
毫无杀伤,皇太极在内的
真亲贵每隔一两年就会
北方的密林,抓捕那些鱼皮鞑子来充实
真八旗的丁
,如果没有索伦
和鄂伦春
,鄂温克
对
真八旗的补充,估计此时
真丁
最多不过五万
左右,清军
关之后没有亲贵在林中抓捕生
真来补充丁
,到顺治年间丁
一度减到五万出
,再打下去准保降到四万,要不是明军争先巩后的投降,剃了
之后战斗力直接增加十倍,舍生忘死的替满洲
打天下,只有四五万丁
的
真
想一统全国,几近痴
说梦。
朝廷不明白和记的动员机制和军队的机动能力,应该是判断和记的主力还在察哈尔和科尔沁等处,要调动回来按大明的判断最少也得一两个月,现在宣大地方算是和记军事力量的真空,朝廷一定想抓住这个机会,将张瀚断然处置,这样蛇无不行,和记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王长富等站起来向张瀚行礼告别,各
心里隐约的不安感都减弱了很多。
王勇笑道:“此前还是有些担心,现在心里笃定的很了,我们对大明那边了如指掌,他们撅起咱们就知道拉什么屎……”
张瀚笑骂道:“能不能不要说的这么恶心。”
杨秋道:“现在看来阳和道恐怕是重中之重,我现在就去阳和,不分昼夜的盯着卢象升……”
王勇道:“能不能想办法刺杀他?我估计机会不少。”
杨秋把目光投向张瀚,张瀚思索片刻,摇道:“刺杀要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没有历史大势是因为一场刺杀能改变的。杀了卢象升,朝廷正好能找到借
抹黑我,那我退隐的意义就削弱了,还不如在
原上不回来。况且杀掉一个,朝廷好几万文官,挑不出一个得力的来阳和?要紧的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的事做好就行了。”
几个部下一起点,说起来张瀚就是要把自己当鱼饵,就象当初在集宁堡里引卜石兔汗带大军来攻,把所有的矛
都引向自己。
张瀚在新平堡,朝廷的目光就一直盯着这里,诸般举措也是针对新平堡和张瀚。
等朝廷真的做了什么事出来,和记趁势一击,就算不就势伐明,也是占据了大义的制高点,以后和记再有什么机会就可以牢牢抓住。
最要紧的就是张瀚经此一事,养望算是基本上养成了,大明折腾来折腾去,明显的是把张瀚当成敌手而不是臣子,按张瀚的想法,按正常的历史走势天启不久于世,崇祯上台之后就会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天下大
之时可能就是和记的机会来了,到时候水到渠成,比现在冒险一搏要容易许多。
张瀚又微笑道:“恐怕朝廷死也不会明白,为什么我这么有把握回新平堡。”
杨秋等俱是一笑,
报做的好,大明地方文武军政的动向尽在掌握。
除此之外,地方的驻将,军官,士兵,俱都与和记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难道卢象升能凭空大变活?只要他还在大同募集士兵和任用将校,他的军队就必然还是与和记有脱不开的关系,根本做不到令行禁止,卢象升想要做的事,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这也是大明天子或魏忠贤,又或是内阁诸臣不能明白的地方。
论起报能力,对地方的文宣和组织能力,和记能甩现在的大明一百条街,两者根本不在一条水平线上。
张瀚回新平堡,看似危险,其实如在青城一样,这一点和记上下都相当的清楚明白,否则李慎明等打死也不敢叫张瀚回来,张瀚更不可能带着家小这么大摇大摆的进
新平堡。
从这一点来说,大明天子和他的群臣也相当的可悲,事实上这个锅也不能完全叫天启皇帝来背,明朝从立国之初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