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地图(1/2)
“这是那木错,蕃骑第一千骑的千户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和记军训司的军官向张献忠做着介绍,他们配合的很好,知道张献忠有意压一下这些蕃骑的首领,所以在介绍之前,令这些首领排好队,象是等着上司检阅的士兵。
并没有反抗,也没有
不服,这些长相各异,但多半是
大脑袋和
糟糟的
发,中间剃光留成小辫的短小矮壮的汉子并没有面露凶悍,或是眼冒凶光,相反,他们老老实实,毕恭毕敬,不少
如同孩童一般,眼中满是好的彩。
“俺老张有礼了。”
张献忠瞄了一眼这个千户,随手拱手还礼。
蕃骑的编制没有仿和记,和记商团军的编制有些复杂,要考虑到兵团做战,中等规模战事,小规模战事,部队的指挥和机动,还有方阵,火力输出,后勤保障等诸多方面,在权衡再三,经过多次改制之后才形成的现在的这样小队,中队,连队,营,团,师的编制方案。
其实在几十年乃至一百多年之后,欧洲的军队编成也走到了现在商团军的编制方式。
方阵,火枪兵,火炮,胸甲骑兵,在此后二百年间是战争的主流,商团军等于是超前了一步,并且是经历了连绵不断的实战的检验。
而蕃骑就不需要了,他们是纯粹的冷兵器轻骑兵,军需司给他们提供了一些淘汰下来的皮甲和绵甲,但数量也不多,毕竟各屯堡的农兵也要训练,农民中的队官级一般也提供绵甲或皮甲。
这是大明边军都达不到的程度,但和记已经可以轻松办到了。
对蕃骑当然不可能太大方,毕竟这些骑兵承担的也只是低强度的战斗任务,主要还是以骚扰和防御为主,俄罗斯多半是小
哥萨克推进,很容易被大
的蕃骑给挡回去。
“这是儿虎千户,第二千骑。”军训司的军官继续介绍,又是上来一个短腿的车轴汉子,毕恭毕敬的用商团军的军礼对张献忠行礼。
“嗯,千户好。”张献忠还以军礼,儿虎心满意足的退向一边。
这边有五个千骑,分别属五个千户统带,三个是索伦,一个鄂伦春
,一个鄂温克
。
都属于辽东地区的小部族,索伦相对要多一些,但他们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流域近长白山地方,在那边一直到库页岛都有索伦
的存在。
索伦最多,也最凄惨,在
真搜山捡海般的扩张过程中大量的索伦
被拉上
真
的战车,死伤最为惨重,付出最多的就是索伦
。
索伦也很矛盾,一方面对
真政权极为仇视,一直想造反,一方面也为他们的满洲八旗的身份而骄傲和自豪。
清政权也是一直很重视索伦,用他们和
真满洲守东北老家,到清末时还有完整建制的索伦马队,也是满洲八旗唯一拿的出手的力量,当然,后来也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眼前有三个索伦马队,一个鄂温克,一个鄂伦春。
马队肯定是以各部族的骑兵为主,但不可能就是这三个大族,东北的小部族很多,相当多的部族根本声名不显,但他们一样有自己的传承,凭河依水而居,以渔猎为主,也会放牧,呼、伦、贝、尔
原很大,
尔虎蒙古
只占据了一小部份而已。
千户之下就是副千户,掌五百的马队,一千户底下有两副千户,十百户,一百户分两总旗,各领五十骑,五十骑分五个小队,一小队十骑。
这种编制其实这些部族中很熟悉,和大明的边军骑兵,还有蒙古
的军制都很相似。
张献忠介绍了几个参谋员给这些千户官认识。
由于张献忠先确定了基调,这些异族的千户都很恭谨,态度相当的好。
当然在他们身后也是有各自部族长老或首领的身影,和记已经在沿克鲁伦河还有尔虎
原上建立了不少兵站,也经常有大军在此出没。
尔虎
原与外蒙的乔
山,也就是往库伦的和记漠北直道距离很近,经常会有保护直道的官兵到呼伦湖一带驻扎和巡防,不管是龙骑兵或是猎骑兵,都对这些部落形成了震慑和威胁。
张献忠也知道,尔虎蒙古
也愿意成立骑兵替和记效力,不过军司只允许这些
尔虎蒙古
到买卖城贸易,被雇佣为护卫也可以,还雇佣他们的
替军司做事,但不同意他们组建象样的骑兵队伍。
不仅是尔虎蒙古
,也包括漠北部份,都是一样的处理。
哪怕是几十年后,百年之后,蒙古只能以个体身份加
军队,不会组建独立的蒙古
为主的军队了。
这些小部族倒是无妨,他们举族的丁都不一定过万
,索伦
马队虽然有三个千
队,但来自大大小小几十个部族,他们之间都会有争斗和不和,各部族有自己的利益,虽然都是索伦
,但他们还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并且一直到几百年后也没有出现什么英雄
物把这个民族捏成一个整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