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北途(2/2)
小队的辎兵,有火炮和坚固的墩堡,还有水井和充足的储粮,不惧怕被敌围攻,安全上
其实没有问题。
在正北方,军司勘探员又发现了一个铜矿,在后世也是著名的矿区,储存量也不小,前期的开发工作已经在进行,大约有五六个大队的辎兵在进行先期的建设工作,在这方面,财税司是不怕花钱的,田季堂一下子就拔出十来万银子,用来采购建筑材料和
员物资的消耗,后期投
也会源源不断的跟上去。
这个铜矿处理好了,一年也是五十万斤以上的产量,按大明的铜价,一年最少也是五十万两白银的纯收,这钱等于是白捡的,因为铜是有多少出多少,几乎没有隔夜的存量。
从北部铜矿再斜向西北方向,就是汉代的旧五原郡故址所在的地方了。
吕布就是出生在这里,张瀚也是感慨万千,在汉时,自己身后的青城也是内郡,五原郡这样的原北部,已经接近内蒙和外蒙的边界了,仍然只是汉
的一个郡而已。
现在还在北虏掌握之中的河套地区,鄂尔多斯地方,在强汉极盛时都是直接设郡的直属领地,想来也是叫后世子孙惭愧啊,先的谟烈尚武之风,到现在还剩下多少呢?
在旧五原郡看了一下最西北端的防御,张瀚就直接北上了。
这个路线是有意选择的。
如果看路线图的话,应该是后世呼、和、浩、特地区抵五原地区,然后越过内外蒙的边境线,直接向西北方向,有几条河流在路途之中,也有少量的森林,没有沙漠和戈壁区,一路全部是
原。
在清代,这条路线也是从青城到乌里雅苏台的几条路线之上,清代在外蒙的统治中心,开始就是乌里雅苏台,后来多了更西边的科布多,还有就是正北方正中心的库伦,也就是乌兰托。
从青城抵达却图南城,也就是乌里雅苏台光是走路就花费了三十多天的时间,还好张瀚身边带的都是悍的特勤和侍从
员,随行的军官和官吏也是挑的身体条件很好,擅长骑马的青年为主,原本和记上下也全是这样的
,只是又
中选
罢了。
每个都有马匹
换,每天在马上要超过六个时辰,几天下来张瀚都是筋骨松软,大腿的皮肤也磨
了多处,只能咬牙坚持。
沿途风光绝美,绿和枯黄色的
色各半,时不时的有小型的海子和林地,令
感觉如同走在图画里一般。
沿途的野物多到数不胜数,在这条路线上张瀚再次领略了千以上的黄羊群移动时的壮观景像,还有几十
一群的野狼群。
猎物太多,狼群形成了罕见的大的规模,一般的狼群也就五六
狼,最多十几
狼就差不多了。
海子里的鱼根本也不怕,随手就能捞上几条来。
一个军需司的官员由衷的道:“真是天华宝地。”
众无不赞同。
这是一块方圆过千里,但牧民较少,甚至很多地方没有牧民放牧的地方。
主要原因是土默特部有土默川和河套地区,各部在自己的牧场放牧多年,并没有移驻几千里外的打算。
漠北各部又是地广稀,各家都有充足的牧场,旧五原到乌里雅苏台的这大片地方沦为无
区也就并不怪了。
如果这一片地方一定要算主,应该是扎萨克图汗部的地盘,只是他们
丁太少,在南端这一片几乎没有牧民常驻,保持了相当完美的原生态下来。
在军需司官员感慨的同时,也没有忘了正事。
每隔三十里就放下一个牢固的基准地标。
在轻骑前行的队伍之后是两个辎兵大队,他们携带着大量的补给品,包括粮食在内在沿途之后等候给前方补给,同时也是开始做筑墩台的前期工作。
每个墩台在这样距离的远方成本都要两千两以上,是大明九边火路墩成本的几十倍,也就是和记负担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