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苦难(1/2)
这一队后金兵有一百余,分成五六
队伍,最前沿的已经在数里之外,最后
的才刚刚出现。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们全副武装,出现在道路两侧,在残的道路之中是又被搜捡出来的没有逃掉的汉
丁
,与往山海关逃亡时的
形一样,这些汉
也是扶老携幼,不过
面色悲苦,他们的脸上已经没有惊惶或是希冀,因为已经面临到了最坏的结局。
满兵们在马上喝骂着,也有一些汉旗丁,他们是黑营兵,用辽东汉话喝斥那些走的慢的俘虏,喝令他们必须走快些。
成方等一直躲在
从中,这里是十三山的外沿,他们是出来观察敌
的尖哨,在三天前,有一队挑出来的死士潜过
真骑兵巡逻和驻防的地段,前往宁远。
现在辽西各堡已经损失净,宁远是距离十三山最近的城池,近来从西边传来风声,王在晋打算放弃关外的所有土地,把山海关驻军从四万增加到八万,然后修筑三道重关,加强山海关的防御,关外土地尽弃,
民全部内迁,安
在永平府到遵化等处。
三月时,王大晋至辽东,朝中分为两派,一派要恢复辽西各城和诸堡,另一派则是站在王在晋一边,只愿修山海关,把银子省下来充实蓟镇。
宁远守将祖大寿此时应该是站在王在晋一边,此毕竟是东林党的大佬之一,位高权重,获胜的机率很大。
一个多月前,朝廷命祖大寿修城,这么久时间下来,此拖拖拉拉,根本没有出力的打算。
数月之间,广宁到山海关风云变幻,在后金获胜之后,大明这边各方的势力还在互相绞杀争斗,守战大计仍然没有定论,延续了自天启元年以来内争不止的传统。
十三山派出的就是要冒死潜到宁远和山海关一带,打听到切实的消息。
如果第一拨迟迟不回,第二拨就是成方率
出发。
十三山上现在有十余万,多半是自广宁城四周逃难过来的百姓,辽西之地,百姓有近百万
,有数十万
逃到宁远和山海≧≧≧≧,m.↘.c↖om关一带,也有不少逃
关内,还有逃到觉华诸岛的,也有几十万
被后金兵俘获,还有少量的百姓散居在乡间,近来被八旗兵不断的发现捕获,当然也会有少量的幸运儿一直躲藏无事,毕竟八旗兵留守兵力不多,这么广袤的地域,一直成功躲藏的
数必定也是不少。
只有十三山这里的百姓为最多,聚集了十万以上,杨二和毕麻子等江湖大豪提前做了不少准备,山上地域很大,原本就有几十个村落,有水源,野菜,野果,加上储藏的一些粮食,暂时来还没有太大的麻烦,但一旦夏秋过去,进
冬季,十几万
聚集在山里,供给断绝,粮食消耗
净,那时候也就只有饿毙一途可走了。
至于强攻,十三山上倒不怎么怕,十来万,丁壮男子有两三万
之多,辽东民风在此时确实剽悍,不敢抵抗的已经被抓走,就算此时后金统治区域里的还是有不少辽民舍生忘死的抵抗着,也有很多
找到机会就会逃亡,数年之后,六七百万
的辽民死的只剩下十分之一,那时候的辽民就谈不上剽悍勇武了,毕竟胆大敢死的已经全部死在残酷的屠杀和饥荒之中,剩下来的
们只能苟延残喘,血勇之气已经消耗殆尽。
现在的十三山上俱是丁壮敢战的男子为主,兵器也是很多,毕麻子和杨二都是一方豪侠,又是官府认可的团练之首,早前就准备了不少武器,然后这阵子在山上不停的打造枪,每个壮年男子都尽量持有兵器,山中原本有不少猎户,加上丁壮子男也有很多善
之辈,所以弓手的数量也很多。
还有山高涧,骑兵难
,十三山的山梁一道接着一道,外
不识地利,很难放心大胆
,否则一旦中伏,山谷之中一阵混战死伤必定惨重,纵然八旗兵骁勇敢战,可也未必有这种胆略跑进来送死。
现在的关键还是在于粮食,有了粮食,十三山足以抗争到冬季,而真
绝不可能留守一冬一春,到时候估计朝廷的争论已经有了结果,十三山是撤是留,到时候也易于决定。
“东虏要杀了。”成方身边的杨义突然低声话,指着眼前的一队辫子兵低骂道:“一群畜生,狗
王八
的。”
不少趴伏在从里的汉子都低低骂起来,东虏确实要斩杀一批
,都是从队伍里挑出来的体弱的老
,这些老
多半年老,身体孱弱,其实他们都在努力向前走,力图争命,但有这些
在队伍之中,队伍前行的速度太慢,老
如果不死,就算是喝骂鞭打,队伍前行的速度仍然不会快起来。
长长的队伍中有五六十个走的慢的老被挑出来,他们有的呆滞,有的脸上有害怕之色,大多数老
不论男子还是老
,都是大声劝家
不要闹,赶紧回去。
有一些孩子也哭闹起来,家赶紧把孩子的嘴
捂住,后金兵认为孩子也是拖累,如果有孩哭闹的话也很危险,很容易被斩杀。
十几个后金兵持刀走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