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叔侄(2/2)
是小报效。”
郑国昌确实有此意,士大夫讲究立功立德立言,他官儿做到这么大,算是立功,立德么,也没有什么缺陷,惟有立言这一块,一直想刊印自己的随笔和诗文,还有一些采的书信,汇集成册,刊印出来,分赠上司同僚和亲友,是在士林中扬名的好办法,除了实利外,将来流传于世,也不枉
生一世。
“贤契每月送到的分红银已经不少,老夫哪还好意思再要你出钱。”
“大说的哪里话来。”张瀚陪笑道:“这般文墨飘香的大事,小
若能
结上效力的事,将来少不得被
提上一笔,这也是风流雅事,小
出的不过是些许俗物,大
的心血能雕印成书,流传于世,这才是最要紧的。”
郑国昌被他说的心痒痒的,对张瀚自是越看越顺眼,当下又喝了几杯,说道:“你此番来,恐怕有什么要紧事吧?”
“是有些俗事,小不得不来请示大
。”
“莫要自称小了。”郑国昌抚须道:“贤契和老夫叔侄相称最为妥当,老夫行四,叫我一声四叔便是了。”
张瀚估计郑国昌是出于真心,当下起身跪下,诚惶诚恐的道:“四叔既然如此说,如此小侄就僭越了。”
郑国昌笑眯眯的道:“贤侄无须如此,起来说话。”
“是。”张瀚道:“近确实有些麻烦,若是解决不好,恐怕今年的利润会大受影响。”
“嗯?”
听了张瀚所说的,郑国昌颇觉意外,脸色也变的十分凝重。
他在新平堡和大同两处都派了,称为帐房,每
都看着张瀚那边的生意如何,每隔几
就有信来,张瀚的骡马行和帐局生意都是十分红火,只是在李玉景的帐面上成本被夸大很多,另外隐瞒了不少帐局接的单,每
的纯利被隐藏了最少七成,就算这样,在郑国昌眼里也是银钱滚滚而来,他开始支持张瀚只是看在张辇的面子上,毕竟师生一场,倒没想到,张瀚这个后生当真了得,现在每月送来的花红已经接近他以往半年的收
,两个月的花红等若他以前一年,郑国昌只是兵备副使,一年的出息也就两三千银子,再多就是逾规,大明的文官有一定的灰色收
,拿的多少士林风评不好,会影响到
后的仕途。
做生意拿花红就是另一回事,没有负面风评,银子平安落袋,张瀚又是省心的,这几个月下来也没什么烦他的,不想今这一来,居然一下子就是这般大的难题。
张瀚道:“小侄只想知道,这件事是不是榆林张家故意在与四叔为难?”
郑国昌摇道:“张全昌与我相处并无芥蒂,况且文武分途,他同我并无利害冲突,若是粮店之事有关,他该是叫手下
与你的下
话,然后你再来同我说,老夫自会再和那张全昌分说,这一下敲你一记闷棍,势同决裂,却叫老夫连话也不好递,殊不可解。”
“未知张副将与吴兵备大关系如何?”
郑国昌摇一笑,说道:“老夫科名比吴前辈晚一科,当年为兵科给事中时曾经弹劾过他一本,但那只是虚应故事,为官岂有不被弹劾的,现在他年岁已高,老夫与吴前辈不会有什么争拗。”
阳和道吴友贤是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进士,郑国昌是万历三十五年,科名虽差三年,两年纪差了十来岁,吴友贤不大可能再进一步,是以两
之间不会有什么斗争。
“那就很明显了。”张瀚微微一笑,说道:“张副总兵针对的怕是麻总兵。”
“有道理,说的是了。”
郑国昌放下酒杯,站了起来,在屋中转了几圈,终是点
笑道:“张瀚你了不起,你当个商
真是屈才了。”
张瀚也起身,闻言笑道:“小侄就是经商的料,四叔夸的小侄汗颜。”
“不不,”郑国昌摆手道:“你脑子动的快,旁遇着这事,只会求老夫设法转圆,你却在这里分析背后原因,见事更
一层,而且一下子就想到麻总兵那
,你了不起,后生可畏。”
张瀚微笑道:“经商最要紧的是看事明白,能看的长远些,小侄这事真不算什么。”
============
再强调一点,这两天颇有一些读者说我三观不正,以身事夷,你看看我以前的书哪本是?穿到明末不打后金难道真的去投降的?主角要有一个认识和改变的过程,因为主角前世和穿越都是商,需要慢慢揭露和改变,还
的就是成心了,我也不会理。
另外这两天收藏减慢,叫很有些着急,不论你在哪看到,请费点心到纵横中文网收藏一下,给我一点支持和信心,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