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谁是猴儿?(2/3)

布满了许多血丝儿。

昨夜,他几乎是一夜未眠,已经将城内的各项事务,基本都收拾的利索。

在此时,袁督师几乎有十成的把握,就算是皇太极亲临,就算后金军的营帐规模,怕不下两万人,也绝别想威胁到宁远城半分。

这时,赵率教快步小跑着过来,小心对袁督师禀报道:“抚台大人,鞑子的推土攻势已经逼近一里了,炮手们都已经准备妥当,咱们要不要先来一轮,给这些狗鞑子一个下马威?”

宁远城此时差不多有四十多门红衣大炮,北门这边,因为是主要防区,更是有十五门之多,这也是袁督师最大的底气所在。

与大明其他的文臣,只知耍嘴皮子喷人、晚上逗女人之外,就没有啥精通的了不同。

袁督师是东莞人。东莞毗邻澳门。

从幼时起,袁督师便得到了不少与澳门的葡萄牙人接触的机会,对于葡萄牙人这些西方人的犀利火器,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当然,以袁督师的脾气,肯定是看不起这些白毛猴子的。

但袁督师就算只是纸上谈兵,在这个时代,在整个大明的文人精英集团,都普遍堕落腐化、简直是一无是处的状况下,袁督师已经算是极为能干的有才能之士了。

否则,孙承宗也绝不会花了这么大力气,要力挺他袁督师上位。

说来这也是时代的悲剧啊。

孙承宗虽是堂堂的三甲第二名、榜眼及第出身,自幼又游历遍大明的山川大河、九边各地。

可惜啊!

孙承宗空有一身才华,但在兵事上,他却是真的没有天分啊。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一个地方一二三把手,一把手大权一把抓,二把手行政一把抓,而老孙,却只适合做个三把手,管管党群,考察一下人事儿,平复一下各方的关系,却绝不能让他来做出决断,让他来拍板!!!

是。

辽西的确是孙承宗从辽阳救下了赵率教,而后,由赵率教收复前屯后,聚拢前方辽民,打下的根基。

某种程度上,也是老孙最大的功绩。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身为当朝帝师、阁老的孙承宗,是个真正的忠义爱国者,真正的民族英雄。

但在兵事上,在手腕上,莫说与于谦、张居正相比了,便是与熊廷弼、王在晋相比,他也是差之千里。

孙承宗在辽西的策略,基本就是一位的笼络为主,却鲜有狠厉手段严惩。

但要知道的是,这是军队,这是部队啊!

慈母多败儿啊!

没有规矩,没有军法,又哪里能成方圆?

更不要提。

所谓的辽西将门、或者说辽地将门集团,在沈阳、辽阳、广宁接连三役大败中,早已经被打断了脊梁,怕是骨髓和大筋,都已经被鞑子抽走了。

因为--------

敢战的将门,敢战的将门子弟,几乎都已经在这三役中尽数力战身亡……

老孙把辽西大势,甚至把大明的国运,交付到这么一帮超级‘马拉松冠军’选手手里,这还能有了好……

可恨的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啊。

而历史,就这样,轻飘飘的跟华夏民族、跟华夏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跟华夏民族数百年的国运,开了一个让人根本不好笑的玩笑……

此时,听到赵率教的小心询问,袁督师却是缓缓摇了摇头:“不着急,再等一会儿。鞑子的主力还没有上来。杀这些猴子没什么用。赵帅,炮营你亲自盯着,随时等候本官的命令!”

“是!”

赵率教不敢怠慢,忙匆匆赶去红衣大炮区域,准备再仔细检查一遍,生怕出现任何纰漏。

前方,后金军的杂役像是蝼蚁一般,差不多能有个三四千人,正在缓步的往前推进。

只不过,在他们的身后,却只有寥寥的真奴在督阵,仿似并不着急。

如果换做李元庆在这里,怕只一眼就能看出来,狗鞑子的战意并不强烈,这明显不是要下死力攻城的节奏。

此时,袁督师的确也看出了一些不对劲儿,可惜啊,他的眼力,他的经验,又怎能跟身经百战的李元庆相比?

即便鞑子只是杂役在推土,却已经给了袁督师极大的心理压力。

仿似,一个不小心,鞑子就会冲到城头上来,将他的美梦,将他的小命儿,全都收走。

不过,袁督师毕竟不是凡人

此时,紧紧是凭着本能的感觉,他便已经意识到,此时绝不是开炮的好时机,过早的暴露宁远城犀利的火力,很可能会在接下来的攻城中,让鞑子有足够的防备。

他必须要再耐心忍耐一会儿。

可袁督师并不知道的是,后金军主力常年与李元庆和长生营对战,对火力,尤其是对火炮的防备,早已经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