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鱼罐头(2/3)

肩膀,“马叔,这些时日,您劳累操心了。等晚上吧,咱们去藕儿院里,好好喝一杯。”

马管家不由大喜,忙道:“将军,那感情好。不过,卑职得先把今天这一堆事务处理完了。”

人相识一眼,不由都是大笑。

看着商老六和马管家先后离去,李元庆坐在他的虎皮宝座上,接过小莲刚刚递上来的香茗,淡淡品了一口

外部的事务纷杂,但内部的事务却也同样不轻快,两者想要相得益彰,可觉不容易啊。

口香茗入腹,李元庆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心情慢慢平稳下来。

京里的事情,他现在有些边鞭长莫及,只能让杨娇~娘这边先着手开始调查。

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

这位大佬既然能做出这种事情,想必,他的屁股底下,绝没有这么干净。

只要李元庆耐住性子,迟早,这厮要漏出马脚~~~。

此时最关键的,还是长生岛的政务。

因为长生岛是李元庆治下的军管地,在政务方面的人才,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

毕竟,李元庆要的,是繁荣昌盛、贸易兴旺的长生岛,而不是像普通的屯军一样,麾下人只需要种好地就行了。

本来,解决这个问题,必定要浪费不少力气。番▽□茄小☆说网 ```.-f-q`x-

但此时,大量镇江裔移民,尤其是这些豪族的加入,一下子让李元庆的余力充足了不少。

先天性的优势,这些豪族的子弟,大多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这个时代,这是普通百姓很难企及之事。

仅是这半月的时间,就已经有二十多名豪绅子弟,加入了长生岛的文职编制序列,或为幕僚,或为管事,算是加入了长生岛政务方面的管理层,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任家的任启柱和齐家的齐罡成了。

当然,对于贫民子弟的读书人,李元庆也绝不会放弃,经过考核,只要人品端正,学识没有大问题,李元庆也允许他们加入岛上的政务管理层。

只不过,与豪绅子弟相比,他们这个流程,要更复杂一些,甚至要经过李元庆的亲自面试。

当然,他们若一旦合格,很容易便能成为李元庆的‘亲随’,成为对抗豪绅子弟的寒门阵营。

休息了一会儿,理了理思绪,李元庆摆手招过了牛根升,对他耳语几句,让他将对杨娇~娘方面的指示,迅速传递到京师。

等牛根升把这件事情做完,李元庆则带着他,跟商老六一起,去南面海滩的移民新居视察。

经过了这近半月的建设,南面海滩这边,模样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

虽还是显得一片杂乱,但却不是遍地的帐篷、窝棚,而是连绵的新兴建筑群。

在海边造房子,比内地的标准要严格不少,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防范恶劣天气,比如台风、海啸之类。

这一来,地基就必须要打的结实。

在内地的寻常房屋,半月可能就可以建起来,但在海边,仅是地基,至少要十几天,若要盖起来,少说也得用一个来月。

此时,辽阔的海滩平原上,到处都是新兴的地基,连绵成片。

仅是南部海滩平原这一个地区,若要全部竣工,差不多可以形成一个容纳万余人的小镇。

而这里,距离长生岛的主城区,只有不足五里。

随着时间的发展,岛上的开发逐渐展开,李元庆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可以建造一个更后世港岛一般职能的海上明珠。

港岛的兴起,最直接的一个因素,便是地利之忧。

此时,长生岛的区位优势虽然不如港岛,却也有着其本身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其地处渤海湾腹心,海路发达,距离大明的政治中心京师只有咫尺之遥,又背靠辽南大6,掌控着前往朝~鲜和岛国的航线。

随着辽南老窖、制衣业、包括海洋捕捞、各项农副产品的逐渐发达,李元庆有足够的信心,将长生岛打造成大明北海的明珠。

尤其是对于海洋捕捞过剩鱼类的储存,李元庆也有了新的想法。

之前,这些鱼类,除了被新鲜吃掉的,大部分都做成了咸鱼。只不过,咸鱼虽好,也利用保存,但味道却着实一般。

到现在,长生岛的海洋捕捞作业已经基本实现了规模化,一个月的产量,就要有几十万斤,尤其是秋季的捕捞季,产量还要更大。

多半做成咸鱼,着实是太过浪费了。

尤其是不能将这些咸鱼,直接转化为军用。

毕竟,咸鱼这东西,用来跟各种肉类混合做汤还可以,要当做主食,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

在后世的军队中,一直流行着各种各样的罐头

牛羊肉、猪肉,李元庆说不好,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如何做鱼罐头,他却是明了的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