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鳌拜来了(1/2)
热门推荐:、 、 、 、 、 、 、
距离高阳北四十里的安州县城被鞑子攻陷的消息很快就随着逃难的流民传了过来,城里城外的百姓骤然慌了起来,不是说鞑子都在涿州吗?如何一转眼连安州县都拿下了?很快就开始有收拾细软准备离开家乡去山东避难,尤其是城外的乡民门,没有城墙的保护,鞑子来了,他们就是一块随时可以取用的肥
。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在城西之战后的第三天,对于鞑子的恐惧已经酝酿到顶点,们开始携家带
,纷纷难逃。鲁典史忙的焦
烂额,只好以县令的名义提前颁布了迁民的政令,即便如此仍旧挡不住百姓逃难的风
,愿意
城者不足十之三四。毕竟大明官府连更大的安州都丢了,一个小小的高阳又能撑多久?
几天下来,急的鲁典史满嘴燎泡,整个活活瘦了一圈。李信比起鲁典史
况也没好多少,他身兼筑城与教习两重任只恨分身乏术,民壮招募倒不缺
,独独城墙改造是一大心病。虽然有了鞑子袭城的警示,动员百姓们烧制水泥容易了许多,但整体工程浩大,墙体凝固后达到理想强度又需要足够的时间,这些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但有了足够的水泥后,北城的改造总算基本完成,剩下的都是些维护保养的收尾工作,可以将大量的
力投
到东城和西城的改造中。
李信默默祷告,希望在鞑子大举南侵之前,高阳城的城墙改造可以顺利完工。只可惜天不遂愿,鞑子没给李信多少时间。城西之战的第七天
上,张石
正带着民壮负责北城墙的巡逻,城里城外一片萧瑟!经此前一战洗礼,他们身上都已经隐隐透出了一丝肃杀之气,远处三道烟柱眨眼间冲天而起。
“石哥快看,烟柱!”
说话的是胡二狗,他的反应慢了半拍,张石脸色大变。
“敲钟,敲钟,赶紧敲钟!”
李信特意在北城架上了一
大铜钟,一旦有警讯便敲钟为全城示警。胡二狗这才反应过来,招呼几个民壮奔到大铜钟前,抱住撞钟的木棍奋力推了下去。片刻间,洪亮的铜钟声在高阳上空盘旋响起。
这钟声在过去七天来总共响过两次,用李教习的话叫做演习。李信此时正在城西的工地之上,他也看见了远处冲天而起的三道烟柱。民夫们对此并不惊慌,放下手中活计,排成长长的两队鱼贯进城。经过此前两次演习,他们已经熟悉了钟响后该排队进城的套路。
看着有条不紊排队进城的民夫,李信的眉却紧紧锁了起来,片刻不再停留,直奔城北,去寻典史鲁之藩。上次带民壮出战后,李信被教谕周瑾狠狠的数落了一番,任何
况下他一个教习都没有私调兵丁的权力,并在功劳簿上大笔一挥,重重的给他记了一大过,算是功过相抵。
周瑾这番做作弄的李信哭笑不得,但为了避免旁生枝节只好按照周瑾定下的规矩办事。这次敲钟不是演习,以往演习只燃起一道烟柱,而且是在紧邻城北的坡地上,此次三道烟柱则均来自事先所设的预警地,所以一定是敌袭。他并没有声张,就让这些民夫继续认为是演习吧,也省得了阵脚。
在去城北的路上,迎面正撞见了急吼吼赶来的鲁之藩。见到李信后,鲁之藩一脸焦虑,连连叹息。
“若是再有十功夫,城西的改造也当完成了。”他不待李信回答,继续说道:“去调民壮上城吧!”
鲁之藩从怀中摸出一块铁牌给李信,这是李信调集民壮时与教谕周瑾堪合的信物。等李信带着新招募的2ooo民壮登上城
时,负责巡逻的6oo民壮则早就按照演习时的套路抵达北城城墙的战斗位置。
“石哥,瞅这阵仗不像演习,倒像鞑子真的来了……”
民夫全部撤进城之后城门彻底关闭,事先装满土的麻布袋被一层层垒在城门内侧,大量民壮新丁上城,李信、鲁之藩、周瑾几个关键要全部登城瞭望。向来以反应慢著称的胡二狗也嗅到一丝不寻常的味道,轻声与张石
嘀咕着。
“噤声,教习来了!”
张石由于表现出色此时已经被任为哨官,胡二狗则是他下属的队长。李信按照当时明廷的军营编制将6oo民壮分编成一总共五哨,其中五
为伍,五伍为队,五队一百二十五
为一哨,每哨设哨官一名,五哨为一总设把总一名。新征募的2ooo
则编为三总,共十六哨,与6oo
的民壮老兵合编一营。这一营民壮名义上的主将是鲁之藩,实际则由李信负责
常指挥作训,同时他还署理兼领了6oo民壮的把总一职。
李信立于敌楼之上视线越过北门外的土坡,一灰尘与土粒构成的洪流正滚滚扑向高阳城。洪流在距离北城门外三里外的坡顶停住不再前进,尘烟散去,鞑子阵容展现在城
诸
眼中。
最前方是衣着各异的步兵,约有千之数,其后方则是轻装布甲的骑兵,属于典型的鞑子骑兵。此前,李信曾向孙承宗详细讨教过这时代大炮的
程、威力等,得到的答案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