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回大同(上)(1/2)
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回大同(上)
大同府、猫儿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孟元一身戎装,身后还披着黑色的毛绒绒披风,急匆匆的走进守备衙门。
“宴先生,你找我?”
宴卿此时正在地图前思量着什么,见到孟元进来道:“孟将军,大同府内的战事如何了?”
孟元自己在桌子上的茶壶中倒了杯茶,说道:“关内的卫所几乎都掉到了各大县城附近,鞑子一进了关就犹如无之境,这回可让俺答抢开心了。”
宴卿点点,这结果是他早就料到的。
“孟将军,你让蛙子带一队马,绕过鞑子去京师。”
“阿?去京师做什么?”孟元微微一惊,问道。
“孟大多虑了,是去京师接将军。”宴卿苦笑一声,做什么、自己总不能去打京师吧?
“将军要回来了?”孟元脸上带着一抹喜色问道。
宴卿点点,说道:“如果我没算错的话,应该就要回来了。”
“那好,我这就去找蛙子,让他进京接将军。”孟元大喜,放下茶杯急匆匆的就走了。
————————————
京师、皇上的旨意一下来,整个朝野都震动了。
这才几天的功夫?杨休从一个炼丹小童先是升到五品兵部郎中,奉旨钦差,监督浙江剿倭事宜、兼查看浙江兵备。现在又一下从五品的兵部郎中,跳到了正三品大同参将,这升迁的速度也太快了,虽说武将官职要比文官低上一,可这也有些说不过去了阿。
更主要的是,杨休还是个有前科的,把大同府闹的一个天翻地覆,这个时候还让他回去,谁不知道他是去吃俺答那狼的,还是回去自己当
虎的?如果真是那样,大同府在这一狼一虎的折腾下还能有好?
大明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十五,京师。
平里只有皇帝出
才会全部开启的午门城门,此时已是三门大开,刀枪林立。平
只呆在永寿宫中的嘉靖皇帝不但
例设座于城楼之上,还特意穿上了“.武服”。手中执一面玉,上刻“讨罪安民”四字篆文。身后立六十四名贴身带刀侍卫,称为“大汉将军”。
杨休在杭州过了大年三十,第二天就带着马一路快马加鞭的往京中赶,仅用了15天便从杭州回到了京师。
此时的京中不但午门热闹,从永定门到午门这一路上都很热闹。道路两旁官兵林立,百姓们听说钦差南巡不但抓了大贪官,而且还抓了倭寇进京献俘,纷纷出来观看。不多时、从永定门外,杨休一马当先走在最前端,他年纪轻轻英俊不凡,一身甲胄穿在身上端的是英气风发,让围观百姓们纷纷点称赞。
在杨休身后跟着十一辆囚车,江西巡抚古成、布政使王连理,浙江布政使徐怀生、按察使莫勇、杭州知府刘真极其一等都由刑部和大理寺的
验了,直接押往刑部大牢。另外六名倭酋,则各押上一辆铸铁囚车,由兵部的
押了,随着杨休直向午门而去。
沉重的铸铁囚车,滚过午门前的花岗岩地面,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震得四周的地面似乎也在发抖。
午门前站定两千御林军,手执长戈,腰挎苗刀,环卫而立。京中文武百官,分立两侧。
“臣杨休,奉旨巡察浙江诸君,赖吾皇天恩,不辱使命,杭州城外一战,斩敌首共34o余,俘虏倭寇11o
。现将敌首六
献上,听吾皇发落。”杨休离得老远就下得马来,拾步走过金水桥,跪倒在城楼之下,大声拜道。
嘉靖脸上带着一抹笑容,对一旁的黄锦点了点。黄锦连忙上前一步,展开黄卷,大声读道:“我大明仁恩浩
,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万岁,万岁,万万岁。”数千名文武百官和御林军士兵,齐声拜下,山呼万岁。
四名倭酋,身披重镣,被押下囚车,在午门前跪下。
“斩!”监斩台上,由于刑部尚书的位置还空着,刑部左侍郎方禄暂代其位,站起身来,掷箭与地下。
“杀,杀,杀。”两千御林军,用手中的长矛敲击着地面,一起吼道。其声,声震屋瓦,观者无不心惊。
六柄鬼大刀,直挥而下,颈腔内血箭
出,六颗首级滚落地下。
首级刚刚落地,又有四匹白马飞驰而来,马上四名武士也不下马,只弯下身来,在地上一抄,提起首级在城楼前奔行一周。
“万岁,万岁,万万岁。”欢呼之声,又一次声震九霄。
午门下,文武百官之中,严世蕃站在杨休身旁,皮笑不笑的道:“恭喜了杨大
,几月之内从炼丹小童,连跳数级升为大同参将,哈哈、真乃古今第一
阿!”
杨休表冰冷,紧紧盯着严世蕃沉声道:“小阁老,为何要害我?”
“害你?杨大这是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