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繁荣(上)(2/2)

,水车有多么的方便、城墙有多么的高大壮阔、房子有多么的精致、工资给的多么的高后,纷纷想要到猫儿庄来谋求生存之路。

这下杨休可为难了,半个月的时间里,有将近两千多人慕名而来,寻找工作。可猫儿庄就只有一个兵械制造作坊阿,而且作坊内的工匠,都得需要很好的技术才行,很多来谋求生路的百姓根本不会制造兵械,让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思来想去,杨休决定再成立一个**出来的水泥作坊。这些工匠们的宣传,给了杨休很大的启发,这些日子不光来猫儿庄谋求生路的人多,来参观城墙和房屋的人也不少,猫儿庄的新房屋都是水泥盖起来的二层、三层小楼,虽然不多,但却非常精致。

既然这么多人对水泥赶兴趣,那就不如成立个专门卖水泥的作坊,把水泥推广到整个大同府、整个山西省,说不定还能推向全国呢。

要往外卖水泥,光靠着原先兵械制造衙门后的老旧官窑肯定不够,于是杨休在村北选了一块空地,建立了水泥作坊。从原来的兵械制造作坊调来几个会做水泥的工匠,然后大批招收工人,生产水泥往关内销售。

人多就有各种市场需求、如果任由人们自己交易,很容易产生混乱。在水泥作坊成立后,杨休又在城南开建了一座大型集市。二楼作为生意交谈场所,有杨休派去的工作人员打理。而一楼则是作为市场,卖些各种用品、食物,简单的来说,二楼就是批发、一楼就是零卖。

关外的村子,很多村民需要才买物品,只能三条途径,而且这三条途径都非常费事。

一是到关内买,二是等着固定时间去赶集,三是从过路的行商人手中买。

这第一种,去关内买的话要花上不少时间,走不少的路。第二种等着固定时间赶集就更麻烦,关外各村每年才有两次集市,很不方便。至于第三种,从行商人手中买,那可就要做好被黑的准备了,那些行商人要的价钱要比正常价格高出很多。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