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章觐见(2/2)
但是看到妹妹心意已决的样子,她也无法强加阻拦……
可以说新罗如今正进一个新的时代,全方位学习大唐是早晚的事
,社会变革之剧烈,不下于刚结束了数百年战
的大唐。
这样的时代,自然是机会与危机并存……
…………
六月的洛阳很是炎热,走了半晌,金德曼身上又穿着王服,虽然她把新罗王服的式样,按照大唐宫装的规制做了改动,露出了修长的脖颈,还有鼓鼓的半边胸脯,但到紫微殿中时,还是香汗薄出,气息也有些紊
了起来。
而迎面便是一片凉,让她舒服的暗自叹息了一声。
由殿中的宦官引领着她,到大殿
处,转了几个弯,迈步
内,又是一间不小的殿宇。
此时的金德曼已无心观看环境,她只匆匆抬扫了两眼,便见殿中桌案后面,坐着一
,埋
正在审阅着案上的奏章。
不用问,这肯定便是大唐皇帝陛下了。
“新罗真我王金德曼见。”宦官尖细
柔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李这才抬
看去,此时金德曼已是珊珊拜伏在地,声音清亮,就是汉话说的有点生硬。
“臣,新罗小王金德曼,参见大唐皇帝陛下。”
李笑道:“免礼,赐座。”
这些天洛阳可热闹,吐蕃捷报到了,倭也被押解到来,琉球使者随队而至,新罗
也来凑热闹。
前些时南海大都督李道宗又上书朝廷,扶南王遣世子挟岁供朝,队伍里面还有真腊的使者,算算时
,路途上若无波折,他们到时应该是七月末尾。
选的好时候,一看就知道是准备在大唐过冬的节奏。
李道宗在奏疏中也说明了扶南世子的来意,一个是与大唐商量正式求取册封,上次来是看看中原的况,再来就正式了许多。
之外就是通商往来之事,按照李道宗的建言,不如修一条驰道直通扶南,这工程量可不是闹着玩的,他还真敢说。
再有就是扶南世子想在大唐游学,嗯,扶南和倭
可不一样,倭
遣
到中原来朝,想学的是中原的文化体制,可以说是打算全方位的效仿。
扶南对这些没太大的兴趣,他们已经被僧
们忽悠瘸了,佛教已成为扶南国教多年,从上到下,都对佛祖虔诚备至。
僧们在扶南的地位很高,僧首几乎和扶南王平起平坐,有时候还能当上扶南国王的老师。
这显然不是区区几个天竺和尚能办到的事,除了扶南贵族们推波助澜之外,还有就是受到了中原佛教发展的外溢效应的影响。
扶南世子此来,就是要在大唐的佛寺中求佛,修行,其他的家兴趣不大。
这应该是李派
回访种下的因果,要知道他派去的那几个和尚都是江南高僧,佛法
,只要半路上没去见佛祖,到了扶南那就相当于回家了。
扶南世子到中原来取经,估计就是那几个中原高僧的首尾,和玄奘西行求取真经有异曲同工之妙。
…………
金德曼再次拜谢,这才起身座。
李打量了一下她,金德曼和她的妹妹长的一点也不相像,个
先就比金胜曼矮了许多,也没有妹妹那么矫健靓丽。
王殿下身上有着很重的新罗
特征,尤其是眼睛,单眼皮,眼型狭长,哪像金胜曼,一双大眼占了门面的三分之一。
不过金德曼身形圆润,比妹妹要丰腴许多,倒是很符合如今唐的审美。
李心说,这两个估计有谁是隔壁生的吧?就说是堂姐妹,也不应该差这么多嘛。
…………
“卿远道而来,到洛阳也有些天了,朕忙于国事,一直未曾相见,在这里相会也不算正式,说起来倒是朕有所怠慢,朕这里要给你陪个不是。”
金德曼听了,好像一下就放松了许多,在座位上欠身道:“陛下说哪里话,要怪只能怪臣来的仓促,未能事先报于陛下得知。
且皇后娘娘待臣有若家,臣感激还来不及,实无半点怨言。”
几句话的工夫,李就知道她来大唐,是做了很好的准备的,就只这得体的礼仪和对答,就比前面来的那些新罗
都要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