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攻倭(二)(2/2)
皆知其责。
最后的这一次军议上,李靖再次强调了后勤的重要,主要还是说给来到此处的新罗
王以及他的臣下们听的。
一个冬天,时间可不短。
在这个几个月当中,必须维持大军基本所需。
当然了,大军登陆倭国列岛之后,会就地进食,这要看大军的进展况而定,而且大军不会全军而出。
李靖留下了近五万在新罗,一来保证大军后方稳固,他对新罗
还是不太信任。
二来就是为大军后援,战事顺利的话,这些会负责运送粮
,军
紧急之下,则为大军后备。
比如说杜伏威等一直警告他要注意天气,一旦大军在海上或者陆地上受到天气的影响,那么后备的这五万
便会启程补充
大军当中。
在李靖的规划当中,两个月的时间,大军要碎掉倭国的顽抗,起码要进
到倭国腹地,并站稳脚跟。
………………
八月二十四,六万大军全数登船。
数千艘大小船只陆续杨帆启航。
站立在码上相送的
们心
各异,却都在祈祷着这支大军能够马到功成。
新罗王金德曼和妹妹金胜曼在贵族们簇拥之下并肩而立。
金德曼看着海上那林立的船帆,说道:“如此场面,今生仅见啊,也不知何时我新罗也能有此盛举。”
金胜曼笑着答道:“会有的……以后得多建些码了,咱们这里和大唐来往不如百济那边便利,可却能直抵倭国。
以后没有了倭作祟,咱们新罗的船只就能打着
月星辰旗畅行于海上,没有
再敢来抢夺我们的货物。
到时候海上的往来一定很多,船队也就会多起来的。”
金德曼有些憧憬,但她对大唐的信心明显不如妹妹那么足,“但愿吧,明年我想亲自去一趟长安,觐见大唐皇帝陛下,到时你陪我一起去吧。”
金胜曼毫不意外,心中还颇有几分雀跃,脆的点
道:“阿姐你也是该去见识一下大唐的强盛了。
就怕长安……那可是个去了就不想回来的地方,到时阿姐可要时刻记得自己是新罗的真我王啊。”
金德曼笑了起来,她长的不比妹妹那么明丽,笑起来的时候却很有韵味。
“还是管好你自己吧,如果大唐皇帝要留下你,我可不敢拒绝……”
金胜曼略有羞涩,但并不扭捏,“他宫中的美可多,我哪里敢奢望?而且你瞧瞧崔使君,来了这么长时
了,可见他喜
过哪个
子?
唐讲究一个坐怀不
,以大事为重,
子
想要得到他们的宠
可不容易呢。”
崔敦礼来到新罗之后备受礼遇,他确实也很快便把大唐门阀世族的礼仪带到了这里,如今已得到了新罗贵族的普遍尊敬。
想以师礼侍奉于他的新罗年轻贵族不胜枚举,像新罗王金德曼,便准他随意行走在宫廷之中,并以崔师称之。
说到崔敦礼,金德曼由衷的叹息了一声道:“崔师那样的在大唐很多吗?他的风范咱们怎么学也不像……”
金胜曼嗤笑一声,“咱们的礼仪多数传自高句丽,天长久下来,想要改可不容易,阿姐若是有心,应该多召些唐
过来。
而且咱们的官制礼仪确实也该到改一改的时候了。
我在长安的时候,觐见皇帝陛下时的穿着阿姐也见了,宫里的织娘哪个能做出来?”
衣饰才是最感兴趣的话题,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变过,金德曼就
有同感的点
道:“那是真的好看,料子也难得一见,咱们这里哪里能制得出来?
就是……露的地方多了些,穿着有些羞,唐
子平
就这么穿吗?”
话题已歪了猴子的一个跟,而且这已经不是她们第一次谈论这些了,却还是兴趣盎然。
在她们小声的叽叽喳喳之中,船帆已远,大军出征的肃杀之气渐渐弱了下来。
亲自前来送行的吴王杜伏威走了过来,和新罗王相互见礼。
两边已经很熟了,新罗还送了杜大王几个美貌的
子,照顾他在半岛上的饮食起居,让杜大贼
很是高兴。
跟着他一起过来的是刘仁轨和萧嗣业,这两位将统领五万大军驻扎在新罗金海城过冬。
众将争先,留下来的都是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