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谈说(1/2)
“哦?刘兄竟然刚从洛阳回转?那里可是俺的老家……”
马三宝不端架子,时不时的还捧上武氏兄弟几句,冯二那厮则在大谈自己的搏场经验,席间气氛好的不得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听说姓刘的这位是个商家子,马三宝一下来了兴趣,武氏一门现在半官不官,半商不商的已经不太好打道,这位看着倒是正合适。
“刘兄家中做的什么买卖?现在俺听说大家都在看着北边,走洛阳这一路……是漕运不成?”
“没想到将军竟然晓得这些……”这位刘兄有点受宠若惊,商地位还是太低,跟在座的这些
相
,只能赔上笑脸,不会得
真心看重。
之前其实和武氏兄弟差不多,是众的钱袋子,还比不上武氏兄弟呢,
家阿爷好歹得了官身,眼瞅着就脱去商
这层皮了,这也是商
群体的终极目标。
不然大家也不会把吕不韦当祖师。
马三宝看着他就笑,“什么将军不将军的,贤弟若是瞧得起俺马三郎,叫俺一声马兄就成。”
不配有名字的刘某大喜过望,以一个商
的
舌,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只是施礼点
,一副路遇知己的模样。
其实说实话,以前马三宝也不太能瞧得上商,觉着商
没有信用,不顾
义,算计来算计去的样子十分令
厌恶。
可现下他自己打算做点买卖的时候,看着商就觉得尤其顺眼了起来。
那话怎么说来着,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家马三宝进
角色是非常快的。
用不了几句话间马三宝就弄明白了,刘氏主营的其实是木材生意,还有一些售卖字画的铺面,顺便做点文字买卖,其实就是后来的出版生意。
买卖经营的非常不错,配置也很合理,木材生意加上造纸,书铺,都有着明显的关联,并非是什么赚钱做什么,而刘氏确实也是长安有名的大商。
比起当年的武士彟来也不遑多让……
他们之所以最近奔波于长安和洛阳之间,就是因为洛阳那边正在热火朝天的搞建设,刘某说的挺谦虚,好像没赚到什么银钱,实际上他们这些
正大力的加
到河南,河北等地的重建工程当中。
不说赚的盆满钵满吧,却也吃的满嘴流油。
北边的买卖?他们可不是那些靠冒险赚取利的行商……
刘某对马三宝是毕恭毕敬,其实心里在琢磨着,是不是能通过此
搭上楚国夫
府那边。
如果能成的话,刘氏那可就算是靠上一颗大树了,让他给马三宝磕都不带犹豫的。
………………
“长安现在买卖书册的多吗?”
“这个……得看什么时候,前朝的时候咱就不说了,那会生意是真好,可惜战一至,
们哪还顾得上读书,都拿起刀枪来赚取功名富贵了。”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至尊的诗……对,现如今不兴……应称陛下,陛下的诗词雄健处,世所罕有,温婉处,又挠肺腑,真可谓是千古一出之
啊。”
“是啊,俺回京就听弹唱过青玉案,也不知怎么说,就是觉着好。”
两说话间,越来越是热络,还吹捧起了皇帝,马三宝高兴了,刘某
谈吐不俗,很合他的胃
,于是命
把刘某
的矮几挪过来拼桌,让众
都有些惊讶。
马三宝科打诨,没让其他
感觉受到了冷落。
两个凑到一处,那说话就更方便了。
“也是托至尊的福,元夕词青玉案一出,传抄者众,吾等的买卖确实好做了许多,而且……陛下重文事,我阿爷就说,将来藏书之风会比前朝更盛一筹……
比如今年凡长安做书行买卖的就都盯着郫国公府那边呢,听说何氏工物一书已近完结,原册肯定是朝廷刊行,但汤汤水水大家估计都能吃得几分。
这书据说了不得,乃何公一生心血所聚,能开一代之先河,一旦行于天下,便为文坛之盛事。
咱们这些身份微贱,不得要领,不过因为买卖的缘故,许也能稍襄盛举。
再加上书院多了起来,杜公,虞公,王绩,王公等时有新作,好像文坛大兴只在眼前一般,对于我等书商来说,真是少有的好时节啊。”
马三宝听的连连点,甚至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刘某却还意犹未尽的道着,“宫中观文殿中书册逾十万,因战火损毁者不计其数,听说一直在补完当中。
俺们都知道马兄非是寻常之,若能从中引荐一二,众
必是趋之若鹜,过后也当重谢中
,马兄觉得这桩买卖做得做不得?”
商就是商
,见缝
针,
一次见面,说着话就想谋点什么。
马三宝笑笑,不置可否,心思却越发活络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