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乱局(1/2)
护卫们就算身体有着各种不适,但军事素养绝对不是吹的,过了积石山,立即摆开了戒备阵型,按照习惯,他们还要派出斥候到周围打探一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只是程知节念还没有落下,前面就出现了几个黑点,在远处徘徊着也不上来,就像是看到了食物的秃鹫,逡巡不去。
大家都知道,那就算不是吐蕃也一定是吐蕃
的附从。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唐军在积石山北侧驻守,吃了大亏的吐蕃
自然也更不会放松警惕。
程知节和侯君集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紧张。
两个倒霉蛋虽然格大异,却都怕死的很。
侯君集一直在凉州领兵,当然知道唐军是怎么对待吐蕃战俘和来使的。
程知节现在对此也不是一无所知的状态了,更是怕的厉害。
他们初来高地,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大唐使节的身份,如果吐蕃不认,或者知道了之前派出的使者的遭遇,那么他们此行就属于是自投罗网。
稍微有点安慰的就是军司的
已经先行一步来到了高地,虽然没有传回什么消息,但总归吐蕃
没有把他们的
送回来。
程知节挤出了些笑容,“贤弟莫要害怕,有俺老程在,定能保大伙平安。”
他这话更像是在安慰自己,听在侯君集耳朵里是一点说服力都没有,他有气无力的摇了摇,“俺怕个什么?若是怕丢了
命,怎会跟哥哥走这一遭?”
两个家伙都在给自己壮胆,别看他们领兵时都心雄胆壮,因为那会命运纵在他们自己手中,此时此刻嘛,听天由命的感觉一上来,顿时就都怂了。
程大胡子定了定神,立即叫过向导,让他们前面引路,赶紧找个能歇脚的地方,最好是能找到一个吐谷浑或者羌族的部落,跟他们先探听一下高地的势。
虽说也很危险,据凉州探报说,上个冬天高地诸部缺衣少食的,正在反抗吐蕃的压迫和统治,换句话说,这里
的很,说不定哪个部落就会将客
当做肥羊来宰杀。
可相比起吐蕃,程大胡子和侯君集都宁愿先跟当地的土著打一下
道。
……………………
高地上的荒芜真是一言难尽,和风沙遍野的河西地区不太一样,这里的场植被要多一些,可无论是树木还是青
都很低矮,即便是盛夏时节,估计也茂盛不到哪里去,要不怎么叫荒原呢。
这里的动植物的生命力都很顽强,可远远称不上生机勃勃。
尤其是天气,高地上要比北边冷的多,一副马上就要进冬季的样子。
出了积石山,队伍缓慢的开始前行,想快也快不起来,无论
还是马,在这样一个地方都虚弱了下来,只能慢慢适应。
也就是走出不到十里,大队的骑兵终于出现在他们视线当中,吐蕃的兵马到了。
程大胡子令停住了前行的步伐,大略的望了望,对面来了差不多二百来
,看装束和旗帜,应该都是些吐蕃
。
吐蕃围了上来,有
在喊话,程大胡子挺有语言天分的,带
去敦煌的一路上,他就已经大致上学会了突厥语。
其实也不算什么,当世除了汉话以外,其他语种都趋于简单,词组很少,掌握了一些常用词,差不多就能跟对方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在凉州他还学了点吐谷浑等部族语言,那是一种夹杂着汉话方言和突厥语句,主体还是鲜卑语的大杂烩,显示出吐谷浑根本没有自己成体系的语言。
传说他们是鲜卑的后代,应该是有点依据的。
吐蕃语则是另外一番样子,由于过于封闭的原因,他们没有受到多少中原文明和原游牧民族的影响,语系自成一体,只是稍微受到了天竺和西域的间接影响,有一些外来词而已。
有两个向导懂一些吐蕃语,尽量的给程知节翻译,对方在问,他们是从哪里来,是作什么来的,如果是商队的话,要出一些货物才能放行云云。
程知节瞅了瞅顶上飘扬的
月星辰旗,觉着不是吐蕃
瞎了,就是这些
太没见识,就像突厥
的金狼旗一样,
月星辰旗是商
们敢打出的旗号吗?
“告诉他们,我们是大唐来的使节,要见他们的囊聂玛本。”
来之前他和范文进,张伦等都商量过,觉着应该尽量避开在高地上驻守的吐蕃,悄悄的前往吐蕃。
吐蕃国离着高地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怕是不比去敦煌近了。
范文进和张伦等确实是在为他们着想,不说囊聂派过来的
在凉州遭遇到的虐待,就说按照中原的规矩,私通边将可不是什么好事,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为这趟行程增加难度。
但这会程大胡子和侯君集对于吐蕃的了解就不是凉州守臣们能比得了的了,他们得到的诸般消息都是军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