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出行(2/2)
“此去路途遥遥,你要自己保重,之后两国亲善还要你来好好维持。
异有为难之处,还可再来,如今大唐也正逢多事之秋,不能好好招待于你,等过上两年也许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到时就算你想留在长安长住,应该也不是难事。”
李碧对少想的什么,倒还清楚,如果不是大局使然,少
留在宫中增进两国的联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
看金胜曼这些时的表现,估计自己也很乐意……
所以李碧在这里给她做出了些承诺,留了个话,将来会是如何,还得看缘法,她不介意宫中多出一个新罗王
,但还得看新罗
是不是能够摆脱当前的困境,大唐能不能保持住蒸蒸
上的势
。
不然的话,一切也就不用提了。
少很快
涕为笑,除了祝福皇后娘娘能青春永驻,福寿绵延之外,还向皇后娘娘保证,她一定会再回来的。
金胜曼还年轻,对前途充满了憧憬和向往,还无法刻的理解,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意境。
以当世的通条件,有些
一旦离别,一辈子可能就再也见不到了,所谓相见即是永别,说的就是这个,是
生的大恐惧之一。
………………
金胜曼向李辞行的时候,则是另外一番场景。
没什么缠缠绵绵,旖旎无限,李在金胜曼眼中,是大唐文化,经济,政治军事的一种集合体,是世间最为强大的男
,她的那点思慕之
糅杂了许多其他的东西,甚至于和男
之
没有多少关联。
而新罗王在李
眼中,也只是一个工具
,在将来一段时间内,是大唐和新罗联结的纽带,更是和私
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们再次于太极殿中相见,李只是略作嘱托,并依照之前金胜曼所请,许下了一些不知道能不能实现的承诺,便将
给打发走了。
大唐皇帝和新罗王的故事暂时告一段落,有没有后续谁也不清楚,他们并没有擦出太多的火花,两国相
是十分严肃的问题,掺杂不了太多其他的东西。
金胜曼出长安的时候,送行的是鸿胪寺卿高表仁为首的鸿胪寺官员,另外就是王琦代表皇后送了金胜曼一程。
鸿胪寺少卿崔敦礼则要作为大唐使节随金胜曼一道去新罗,他们要一路去到东莱和陆续聚集起来的大军汇合,然后坐船出海。
行程数千里,是一帆风顺,还是满路荆棘,除了要看老天爷的眼色之外,就是看这些得不得用的问题了。
………………
使者们陆续离开,皇帝也到了出京去跟突厥可汗会盟的时候了。
经过了近半年的准备,此次出行并不属于皇帝临时起意,仓促出行的范畴。
而且李没有像杨广那样,自己走到哪里就把朝廷搬到哪,还要带上自己的后宫,只这些
浩浩
的就得有几万
。
所以每次杨广出行,数都在十万
开外,甚至会达到数十万
的规模,每一次出去消耗的各类物资都好比一场会战。
相比之下,李就寒酸多了,他亲自点了十几个文武官员随行在侧,其中官位最显的吏部尚书裴世清。
也数裴世清年纪最大,其他的诸如门下侍郎长孙顺德,中书侍郎岑文本,户部侍郎段纶,兵部侍郎窦轨,礼部侍郎刘洎,起居郎薛元敬,著作郎虞世南等,都属于青壮派官员。
主要还是怕年纪太大,禁不住旅途颠簸,像段文振那样死在路上,那可就太晦气了……
一应护卫则从千牛备身和左右屯卫,以及京兆各地守军中挑选出了五千随行,他们既是皇帝的仪仗兵,也是皇帝近卫。
统领他们的则是皇贵妃,左千牛备身府将军阿史那容真,和亲卫大都督罗士信。
在这之前,李已经召回了左屯卫大将军赵世勋,和柱国大将军尉迟恭,右屯卫大将军窦琮一道统领京师守军,留守长安。
皇后李碧暂摄朝政,为了政局稳定,今年施行的诸般国策能顺利的进行下去,除了裴世清之外,三省六部的主官全都留守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