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5章室韦(1/2)
阿史那多闻的汗帐坐落在大鲜卑山(不知道突厥当时的叫法,北魏的
如此称呼)西南沿麓,完水之畔。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同样是个水丰美,有山有水的好地方,后来
们所憧憬的那种,
打狍子瓢舀鱼的景象,在这里就是真实的写照。
当然也不用太羡慕,以当世而言,能够在那白山黑水之间生存下来的们,可没那么逍遥。
这里最好的时候是春夏两季,漫长的冬天则是所有的噩梦,呼啸的狂风,厚的能把
埋了的积雪,都不是如今的
们所能抗衡。
所以这边的根本无法繁盛起来,契丹,室韦,奚部,靺鞨等部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求存。
时间一旦到了秋季,牛羊正肥的时候,所有都会拿起刀枪弓箭,有的是为了防备
来抢夺他们的牛羊,有的则是去扮演强盗的角色。
尤其是还未开化的靺鞨,是这里混
的主要制造者之一,他们广泛的分布在东北茂密的丛林之中,和放牧的契丹
是世仇。
阿史那多闻将汗帐设在这里,也是经过仔细考量的,在这里能够更好的统领东北附属于突厥的各个部族。
而且这里是东方汗财富的主要来源所在,各种兽皮,珍珠玛瑙,还有几处金银矿藏,各类的药等等等等,可都是好东西。
十多年间,阿史那多闻在此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他并不小气,一部分送去了王庭,供奉给了可汗以及王庭中的贵族们,一部分赏赐给了心腹部下们,笼络他们的心。
另外他还时常给那些来拜见他的部落首领回礼,这会得到很多感激。
再有就是跟高句丽,以及河北的窦建德进行
易,换来各种各样的东西……
嗯,总的来说他比阿史那求罗更像一个突厥汗王,起码东方汗治下的部众们过的都还不错,契丹等附属部族也没受到太严重的压榨。
可近两年阿史那多闻便飘了起来,他的目光看向了高句丽的辽东城,他觉得那里更合适作为突利汗的汗帐所在。
一座比大利城还要雄伟的城池,才配得上他的身份。
他不在意会不会挑起什么复杂的纷争,大隋已经消亡,高句丽也在苟延残喘,正是突厥应该进食的时候。
所以他加大了对各部的盘剥,因为攻打辽东城并不那么容易,他需要积攒更多的马,更多的牛羊,才能发动这场战争。
………………
王帐之中也在吃吃喝喝,而且比阿史那求罗那边更热闹一些。
因为有值得庆贺的事发生,南室韦二十余部莫贺弗派
向突利汗献上了礼物,请求突利汗准许他们南迁到完水上游生活。
基本上也就是臣服于突厥,为突厥役属的意思。
室韦如今大致上分为五个部分,南北室韦是其中之二,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他三部数不多,处于更北方的位置,如同流放。
室韦怎么来的,估计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大致上应该是鲜卑
的后裔,加上东胡,契丹,靺鞨等部族,还有逃到这里来的匈
,柔然
等等,整一个大杂烩。
之所以会把他们看做一个整体,并以室韦名之,那是北魏,北齐等朝基于他们生活的地域,他们使用的语言,样貌等等,而做出的划分。
就和们现在称呼契丹,奚部,靺鞨等族群一样,聚众而居,便可冠之以名,长此以往,他们自己也就认同了这一说法。
室韦还很落后,堪堪进
到农耕时代,是的,他们和
原上的游牧民族不一样,他们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
室韦因为不懂炼制铁器,所以他们往往要跟高句丽
易,换取一些铁制的东西,他们打仗的时候,手中的武器大多都是木制品,由此可见他们的落后程度。
他们前些年在战争当中被突厥所驱逐,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勇猛,战士不够多,主要还是因为武器的原因。
因为契丹独力根本无法阻止凶悍的室韦
,只能借助于突厥的力量。
………………
室韦的投靠,让阿史那多闻非常高兴。
他没有再像以前那样,让室韦放心南迁的同时,优待他们,收拢
心,而是趁机向室韦
提出了很多的要求。
比如说让室韦派出最强大的战士成为他的
仆,帮助他作战,再有就是各部首领要把他们最宠
也最美丽的
儿送进突利汗的帐篷,儿子也要来做
质。
其他的要求还有很多,相比之前的就有点零碎,比如说室韦制作的貂裘在东北很有名气,阿史那多闻就让他们每年供奉他一些。
如此种种,反正苛刻之处,已与阿史那多闻登上汗位之初大相径庭。
室韦为了生存,屈辱的答应了下来,前些年的那场大雪,以及随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