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试探(1/2)
杨广迁都洛阳,造成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关西世阀和河南世族产生了一定的融合。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因为前隋朝中很多都不是正经的洛阳
,迁都之后便随皇帝一起到了洛阳,并在那里生活了十几年。
于是后来很多回到关西的前隋旧臣跟说起的时候,都用寄居洛阳来形容那段经历。
杜淹就是其中之一。
而关西在跟晋
的战争当中被敲的满
是包,关西世族的实力在这场战争前后都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比如说渤海高氏换了几任阀主,独孤氏也是如此,陇西李氏就更不用说了,兴盛一时之后面临的是一地毛。
诸如宇文氏,陈氏,元氏都渐没落。
这些家族都是关西顶尖的大阀,出过皇帝,和前隋皇室关系密切,不管他们来自何方,都已经刻的融
到了关西世阀当中。
到了大唐开国时节,他们的衰弱已是显而易见。
说起来,他们其实还算不上关西世族的中流砥柱。
西魏八柱国,十二大将军,才是如今关系门阀的根源所在,这些赫赫有名的物在关西建立起了自己的家族,将关西大族聚拢在他们的身边,形成了后来席卷天下的关西政治军事集团,其影响一直绵延至今。
元氏,宇文氏,杨氏,李氏,之前能够主掌关西的这些家族都是他们的后裔,上百年的时间,他们将自己的根系的
(和谐)
到了关西的每一寸土地之中。
在面对河北,山东军事集团的时候,他们众志成城,攻势如,在当年统一天下的进程当中,他们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
陷隋末战
之时,他们依旧屹立不倒。
可在跟崛起于晋地的晋军事集团的战争当中,他们却是一败涂地,在那近十年的战争中,关西世阀子弟死伤狼藉,实力受到了重创。
这里面原因有很多,从杨广第一次征伐开始,关西子弟在辽东吃尽了苦,当杨广发起第二次,第三次攻伐高句丽之战的时候,关西世族子弟开始大规模逃避兵役。
当时关西不可一世,倚仗的便是关西兵甲雄强,八百里秦川尚武成风,可逃避朝廷征募……却是在根本上动摇了关西尚武之风气。
比如说当年李随军去辽东的时候,那还是第一次北征,关西子弟表现的非常踊跃,可李建成作为李渊的长子,却只负责押运粮
,丝毫没有去辽东抛
颅洒热血的意思。
而窦诞作为兵部官吏,在李建成劝说之下,并未随军去到辽东,而是借故回去了洛阳。
你可以说他们高瞻远瞩,不看好杨广亲征辽东之举,可换个角度来说,就是关西世族子弟有了避战之心。
对于以军功起家的关西大阀来说,足可以称之为不肖子孙,再也谈不上不问敌有多少,只问敌
在哪里的关西豪雄。
当这些耍起了小聪明,那么其他
必然是有样学样。
而江都之变其实又给了关西军事集团重重一击。
江都骁果全都是关西充任,却吊死了自己的皇帝,然后纷纷逃归关西,你可以说时局如此,并不关关西
什么事,以前他们也不是没有
过此类事
。
但话说回来了,从此也可以看出关西心离散,再不复往
雄风矣。
此辈聚于李渊旗下,对付李轨,王世充,萧铣等辈足矣,可当他们遇到起身于边塞的李的时候,便也力不从心。
大规模逃避兵役的关西世族子弟在跟晋的战争当中,连战连败,可以说输的是一点也不冤枉。
……………………
关西世阀的衰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是一场两场战争决定的。
从大业初年,关西世族来到了巅峰时期,所谓盛极而衰,接着便是走上了下坡路,杨广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能低估。
他无疑是动摇关西世族根基的罪魁祸首,同样他也动摇了大隋的统治基础,造成了隋末战的局面。
其中功过也就不用说了,皇帝在削藩,压制权臣,党争的过程当中玩脱了的比比皆是,只不过杨广的脑确实比别
大上很多罢了。
………………
总的来说,大唐开国之后朝堂上的政治格局受此影响颇多,致使像杜淹这样的出身关西世阀,却又和洛阳门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的在回到长安后如鱼得水。
他们既能得到关西世族的认同,又能和洛阳门阀说上话,游走于其间,在关西世族受到压制,洛阳来又不太能找到自己位置的今
,于两边你
我愿之下,起到了皮条客的作用。
他们努力对抗的也正是晋功臣集团,苏亶则是其中的代表
物之一,可苏亶却又出身武功苏氏,正经的关西世族……
嗯,这关系确实的很,也不怪苏亶对杜执礼的行止嗤之以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