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古城(2/2)
这些聚在一处报团取暖,因为陆续逃散的缘故,
数并不多,加起来也才六七千
,其中还有不少老
和
孺,战战兢兢的在敦煌地区东张西望,想要找个好点的靠山来投奔。
派遣使者到长安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他们的子快过不下去了。
不得不说的是,他们的投靠对象可不知中原王朝一个,这些西突厥逃和铁勒诸部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铁勒诸部当年因为突厥的分为东西两部也产生分裂,多年过去,他们在漠北地区已渐渐形成部落联盟,虽然还都受着东西突厥的牵制,却也已诞生了自己的可汗,那就是出身薛延陀部的夷男可汗。
这显然是在东西突厥都发生了变故的背景之下导致的结果,他们这种行为在东西突厥看来,都在叛之列,所以时常受到突厥的攻打,
子也不太好过。
铁勒诸部的历史比较悠久,几乎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他们有很多名字,比如说高车,丁零,敕勒等。
到了突厥统一漠北,延及中亚的时候,他们作为帮助突厥打败柔然的最重要的一个盟友,部众开始广泛的分布于东欧,中亚,漠北,甚至是辽东地区。
如今受到突厥王庭控制的铁勒部族便有薛延陀,仆骨,韦和,拔也古,覆罗等,他们的主部大多分布在土拉河畔地区。
而在西突厥治下的则有契苾,葛逻禄,回纥,纥骨,乌护等,他们大多在天山沿麓游牧。
前隋时,中原王朝便以铁勒九姓来对他们进行命名,如今铁勒诸部中最为强大的是薛延陀,仆骨,回纥,契苾几部。
他们无疑还是突厥的力量源泉之一,同样也是突厥
重点防范的对象。
…………………………
当程知节,侯君集率进
到敦煌绿洲的时候,敦煌古城之中,几位突厥首领正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阿史那同俄是典型的突厥贵族长相,高大强壮,淡蓝色的眼珠看上去炯炯有神,他身上也确实流淌着最纯正的突厥王族血脉,因为他是达可汗的曾孙,在西突厥向有勇名,而和他的勇猛
相辉映的则是他的残
。
此时他一边喝着腥膻的酒,一边用洪亮的声音向其他三
说着,“夷男就像一只把
埋进
里的兔子,尾
却还露在外面,他不会允许我们去到土拉河畔,跟他们共享
场的,而且可汗还率领我们去攻打过他,他会忘记刚刚用鲜血浇灌过的仇恨吗?”
阙度看着这三位阿史那的子孙,饮了酒点
赞同道:“是啊,而且那里离着我们太远了。”
何止是远呢,他们现在在敦煌,想要走去土拉河,别说有没有命留下,估计多半在路上就要迷路。
而他们其实也都明白,去投奔夷男可汗实际上和去投奔突厥王庭没什么分别,要是不想走沙漠和戈壁的话,他们就得经过隋地,几千的队伍,在那里可能说没就没了。
阿史那同俄的兄长阿史那泥孰开了,这位突厥贵族就有点惨,瘦的像个竹竿不说,还面带病容,和他的弟弟相比,就像是后娘养的一样。
他的声音也很虚弱,因为他在流亡的途中病了一场,到现在还没好利落。
“我看我们还是等一等吧,使者已经派出去一年了,总要听到个回音吧?”
阿史那同俄立即表达不同意见,“我们的越来越少,一些逃走的
很快就会将我们落脚在哪的消息传回去,那些鬣狗会闻着味追过来的。”
阿史那泥孰摇了摇,“各处都在叛
,统叶护不会在意我们这些逃走的
的,其实现在对于我们来说,不管去到哪里都需要向别
献上忠诚,除了这个我们一无所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着急呢?”
他们的叔叔阿史那莫哚没打采的道:“隋
正在内
,他们换了可汗,国号好像都换成了唐……真是个古怪的名字……不如先迁去张掖,再看看能不能得到……大唐可汗的册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