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粮草(2/2)
些牛羊回来,那也要看突厥愿不愿意了。
如今不论南北,子都不太好过,比起当年杨坚和启民可汗时期,尤其是大业初年的时候,根本不能同
而语。
温彦博受命而去,也不知跟阿史那牡丹谈到什么程度了,今天却是苏亶说起了此事,别的倒也罢了,只是他觉着互市的时候可以大量使用钱币来易。
这对于南北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事。
以前南北互市的时候,大多都是以物易物……突厥没有自己的货币(没查到,就当它没有了),原牧民们
易多数都是用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来进行。
当然了,也不能说突厥不使用钱币,像是南边的五铢钱,西域各国的一些铸币,金沙等,还有高句丽那仿隋币而制成的劣质的圆钱,都在
原上流通着。
苏亶认为新币可以在互市时使用,只要得到突厥各部以及他们的贵族们的认同,那么也就算突厥初步的承认了大唐的地位。
至于商旅易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易的方式也会得到质的提升,衡量其物价来也更为准确等等,在他看来都只能算是连带的好处。
李点着
,非常同意他的看法,国家与国家间的
往,往往是从互相承认对方的主权信用开始的,而货币正是主权信用的具体表现之一。
更了想一下,突厥
自己没有货币,他们如果渐渐依赖于南边的铜钱,银币等进行
易,那好处可是不言而喻……
当然好处是有,却也没后来那么夸张,原上地广
稀,是他们没有货币的主要原因,因为流通太慢,比起以物易物来也没方便到哪里去。
所以想要用钱币来控制这个庞大的原帝国,那就不要做梦了。
“既然如此,那就依你所言去跟来使谈谈吧……也别报太大期望,据我所知,原上的部族并不喜欢用钱币来
易,看不到收获却得些铜铁他们是会担心的。”
苏亶就笑,“事在为,若他们能用这些铜铁换到比以往更多的东西,那他们就一定会接受下来。”
这话说的就很有见地,李不由赞了两句,苏亶面上有光,连身上都觉有劲多了。
户部的事又多又杂,苏亶足足在殿中待了一个多时辰才离开,其实这也只是挑重点来说,不然说上一天事
都不太重样的。
李在殿中揉了揉太阳
,感觉耳朵里都是苏亶那厮的唠叨声,恨不能把他拉回来踹上两脚。
大朝会也弄的他脑袋昏昏沉沉,不然接见臣下也不会让他心神不宁到这种地步。
每个月两次的大朝会非常非常的枯燥乏味,别说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况了,就是当庭提提意见的事
都没发生过。
皇帝和群臣那会都是摆设,只有各部宣讲的声音在太极殿中回
,这么多次大朝会,李
总共加起来也没说过十句话,你说说谁还能对这种场合感兴趣?
心神都遭到了摧残的皇帝招手传饭,想给自己补补,可一边用着饭一边却还在想事。
按照众的商议,今年上半年只需静观其变,可粮
上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户部那边本来做好了计划,大部分粮
还是得从晋地调拨。
至于关西……去岁免了一年钱粮,今年预计会好许多,可最好的预估也只能供给自己和西北所用,就更不用说作为军需了。
不过到了三月,计划有变,蜀中战事顺利,今年竟然就可以运出一部分粮来补充大军靡费,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当然了这也并不算奇怪,去年李孝恭在锦官城囤积了大量的粮以期自保,更多的想法则是用粮
来挟制柴绍和刘弘基等
。
不想高估了自己,最终为他做嫁,全都便宜了敌
,李靖和张伦,宇文镬几个清点完锦官城中的库房之后,都是眉开眼笑,留下一部分作为军需以及应急之用,其余都要陆续送出来。
这样一来,驻扎在潼关和弘农的大军也就不用再担心粮问题了……